理性看待鼠兔“回家”

时间: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新荣

 最近几天,圆明园兽首再度引发公众瞩目。法国皮诺家族计划今年下半年将圆明园青铜鼠首兔首无偿捐赠中国一事日前提早尘埃落定,6月28日,两件兽首正式“入住”国博。

  最近几天,圆明园兽首再度引发公众瞩目。法国皮诺家族计划今年下半年将圆明园青铜鼠首兔首无偿捐赠中国一事日前提早尘埃落定,6月28日,两件兽首正式“入住”国博。消息传来,着实令国人欣慰,毕竟,漂泊海外150余年的圆明园兽首最终得以提前“回家”,而文物的“回家”意味着一种价值的回归,这种由文物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视,昭示了一个国家或者政府履行保护文化遗产责任的决心和意志。

  但这仅是为数不多的孤例。回想两兽首的“回家”路,从2008年佳士得发布拍卖圆明园鼠首兔首的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谴责,到中方秉承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的立场派出律师团进行正常的法律追索被驳回,从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背离文物实际价值的天价到最后流拍,从法国皮诺家族买走兽首到如今的无偿捐赠,道路可谓一波三折。在热情欢呼和振奋之余,人们是否该深思:这一场相隔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兽首回归路究竟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中国到底还有多少文物依然在承受着漂泊海外之痛?国际法律框架下追索流失文物究竟会面对多少或历史或法理或现实的困难和博弈?流失海外的文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种种困惑、疑难亟待索解。

  实际上,兽首揭开的是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冰山一角,但几乎没有一个文物在公众中间和兽首拥有着同样的关注度。讨论的潮水随着兽首的一次次出现而快速上涌又快速退却。真正让文物保护者心痛的莫过于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大量孤悬海外的珍品依然在市场上被多次转手、洗白,同时文物走私盗卖的行为一刻也未曾停止。那么,不仅对此事件,更对此类事件,该如何形成和完善具有长期规范效应的流失文物“回归机制”?笔者以为,尽管目前涉及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公约还很不完善,整个规则体系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但坚持在国际公约框架下的国际合作追索,仍是流失文物“回归机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中国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并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善带有官方色彩的文物部门与民间文物单位或个人的协调机制,既保证流失文物在回归上的法理主动,又在适宜的情况下促使文物成功回归。完善捐赠机制,顺畅回流通道,使流失文物的回归渠道更加灵活和多元化。流失文物回归有捐赠、购买、追索等不同的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重要的在于确定相关流失文物的性质,依据国际公约的原则达成共识并建立友好合作的回归机制,简单粗暴地提出归还要求似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圆明园文物到底流失到海外多少,我们心中至今仍没有一本账。因此,眼下最应该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大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调查工作力度,摸清家底,要对流失文物的原址、传承、现状等信息都有一个全面、清楚的掌握。惟其如此,中国才能在流失文物回归的国际对话中变被动为主动。目前收藏在很多国外博物馆的流失文物,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其文物本身和原址在历史上都曾遭到破坏,现在人们在原址和国外博物馆里看到的都是残缺不全的。实际上,对于这些文物如何处置,也不排除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和数字化复原的方式,发掘出更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让人们知道其原貌是怎样的、价值何在。或许,在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日益赢得国际共识的大背景下,这也不失为一种文化保护与传播共享的新的尝试。


(编辑:高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