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变迁

时间:2013年07月0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丽平

滴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的东正教教堂

  俄罗斯民族是东斯拉夫民族中的一支,进入文明时代较晚,当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已经结束了所谓“轴心时代”的文化辉煌之后,俄罗斯人才刚刚踏进文明时代,迎来文明的曙光。但是,这个民族不甘落后,勇于进取,他们不断以各种跳跃或超越方式推动自己的社会前进,终于在19—20世纪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甚至一度被称为“超级大国”。

  这里所说的世界一流大国,不仅指它是当代世界政治军事强国,还指它在几百年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一个文化奇迹——开创了一个以俄罗斯为主体的独立的文明区域——东正教文明或称俄罗斯文明。东正教文明在当代世界,足以与历史悠久的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方文明(儒佛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并驾齐驱,成为当代世界最能发挥作用的文化能量实体。仅从这一点来说,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足以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迎来文明的曙光

  俄罗斯(古代称罗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公元988年基辅罗斯接受基督教(后称东正教)为国教,俄罗斯人称这一历史事件为“罗斯受洗”。应该说,接受了基督教的俄罗斯,才逐渐形成了“以拜占庭基督教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以这一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凭借这一文化飞跃,俄罗斯的历史才进入文明时代。而这时期,发生在西方的所谓“轴心时代”的文化辉煌,已经过去近1000年了。

  俄罗斯人自认为,俄罗斯由于加入拜占庭基督教而成为东罗马帝国成员,由东罗马又可上溯成为古罗马文化的继承者,从而成为欧洲文明的正统继承者之一。这种历史逻辑改变了俄罗斯被孤立于欧洲之外的状态。正是在接受东基督教之后,俄罗斯人有了古文字(古斯拉夫字母),并用这种文字完成俄罗斯最早的历史典籍——《罗斯法典》《往年纪事》《伊戈尔远征记》等。

  俄罗斯在接受东基督教的同时,也接受了拜占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教关系,即教会服从专制政权、政教合一的原则。此后,专制政权和王权专制统治成为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对这种专制体制的认可,不仅来自上层王公、沙皇,也来自下层民众。俄罗斯人在氏族公社时期,就认可氏族首领的权威,接受东正教以后,这种认可通过宗教思想传播就更为浓烈了。

文化开始转向东方

  俄罗斯的历史,在接受东基督教240年之后,又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即东方蒙古的入侵。蒙古“游牧帝国”对俄罗斯的殖民统治又恰好是240年。鞑靼蒙古的统治(1240—1480年),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的历史方向,也改变了它的文化取向。东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使俄罗斯文化不再是单一的、基督教的西方文化,而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体。

  鞑靼蒙古240年的统治,使东方文化大量涌入俄罗斯文化中,这种文化渗透包括——制度渗透:蒙古式专制的渗入,极大强化了原来的拜占庭专制制度,使俄罗斯的专制具有了欧亚(东西方)两种专制形式特点,使这两种专制形式找到融汇点。俄罗斯政治制度的东方化,还包括驿站制度、户籍制度、赋税制度、军事制度、行政组织制度以及思维观念的东方化等。语言渗透:大量的蒙古语言渗入俄罗斯语言中,如俄罗斯的钱、税、海关、公家、驿站、驿务等词都来自蒙语。生活习俗渗透:如服饰的改变,俄罗斯人穿上蒙古人的靴子、长袍、圆帽,生活习俗上也大量采用蒙古人习俗。国家意识的渗透:蒙古统治让俄罗斯人有了一种强烈的恐惧外来族入侵意识,为抵御入侵,就要追赶发展,这使俄罗斯形成一种长期追赶发展、超越发展的“动员性”社会意识。

  蒙古统治在文化上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切断了俄罗斯与西方和拜占庭的文化联系,俄罗斯的文化开始转向东方。从此,俄罗斯文化不仅具有基督教欧洲的特征,也具有亚洲文化的特征。

文化逆转西方

  蒙古统治的另一个后果是催生了莫斯科公国的诞生。莫斯科公国是今天俄罗斯国家的直系祖先,它建立在两个文化基础之上,一个是拜占庭文化,一个是蒙古文化,两种文化的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莫斯科文化。莫斯科公国的国徽双头鹰,就是莫斯科文化的象征,一面俯视东方,另一面俯视西方。

  反抗鞑靼的统治,促进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这个过程从14世纪初大公伊凡、卡利达开始,到16世纪初大公伊凡三世完成。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俄罗斯东正教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各公国联络的纽带。东正教作用的强化,说明俄罗斯国家的文化再次偏向西方。证明这一时期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罗马”理论。这一理论的发明者是东正教普斯科夫一个修道院院长菲洛费伊,他于1510年给大公瓦西里三世呈奏折,提出世界基督教中心正在转移的学说。他提出,第一罗马(罗马城)和第二罗马(君士坦丁堡)已衰落,只有第三罗马(莫斯科)巍然屹立,永远不倒,而第四罗马是不存在的。这一理论除吹捧瓦西里三世外,意在强调莫斯科是西方世界的中心,是古罗马文化的正统继承者,也是欧洲基督教正统继承人。第三罗马说大大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

  到彼得一世之后的帝国时期,俄罗斯文化包括整个俄罗斯国家都彻底西化了。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行政改革、军事改革、实业改革、教育改革、宗教改革等等无一不是向西方靠拢,造成的结果之一是文化分裂。俄罗斯文化的上层不断向西欧文化靠拢,其下层(主要是农民)则固守中世纪的传统。两种文化鸿沟极深,造成俄国文化上下层的二元性。这是俄罗斯形成所谓“西方派”(启蒙主义者)和“斯拉夫派”的原因。

  综上所述,俄罗斯文化虽然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同出一源,但因其已融入很多东方文化的内容,自成一体,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独立的大文明实体。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既非东方又非西方的独特二元性。正如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不断在东西方之间来回摆动。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历史文化所)


(编辑:高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