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新美学的崛起

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蒲 波

都柏林的太平盛世柱直指蓝天

杭州的“杭城九墙”寻找过往的记忆

  行走爱尔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印象最深的,不是都柏林的那条“黑水河”,而是城市中心地带高约120米的太平盛世柱。“这个锥体契合了整个爱尔兰人的期待、希望和理想。”杜大恺联想到我国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兴起的公共艺术,他强调一定要尊重公共艺术的生态性、生长性,也就是说,不要让某件作品“放在这个城市也合适、那个城市也合适”,要从一个城市特殊的、所能预见的机遇出发去考虑作品创作。

  日前,“新美学的崛起——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研讨会在福建漳州举办,全国公共艺术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我国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给予中肯的个人建议。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我国公共艺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它的艺术性毋庸置疑,但其附带的公共利益不断将作品的决策者、施工者、创作者“曝晒”于公众的视野中。

  “今天的公共艺术越来越不局限于审美范畴,而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一种新的取向。它不仅塑造了城市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品质,更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成为推动城市健康协调发展的积极因素,承担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透露,文化部计划于明年举办首届全国公共艺术大展,此展将与每3年举办一届的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和中国设计大展一起构成由政府主办的国家级美术展览体系,“如何举办好这次展览,无论从展览本体还是从办展机制上,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公共艺术治乱之根本

  在城市公共艺术纷纷遭受公众质疑的时候,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颇感无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认为,谈公共艺术的发展,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去讨论。“现在很多城市都是领导说了算,一个人拍板,如何把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建设好,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

  那么如何运用公共艺术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呢?如今,体验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心。人们在穿梭旅游的过程中,观看各种美轮美奂的广场、美术馆、博物馆、公园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的痕迹。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马钦忠认为,在我国许多城市中,旅游“地点虽多,节点却少”,所谓的“节点”是有精神纪念的意义。他认为公共艺术要在城市经济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就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打造高点,高点就是深度;二是制造亮点,亮点就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念最紧密的联系度;三是营造热点,热点就是挑起公共话题,形成社会公众层面的讨论。

  马钦忠又再一次提到都柏林这个独具一格的城市。在都柏林,出了一个乔伊斯和他的《尤利西斯》。虽然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够一口气读完《尤利西斯》,但它却成为世界文学史的一个讨论焦点,研究者著述众多,可与我国的“红学”相提并论。当这样的一个文学标识运用到城市中的时候,奇怪的化学作用生发了:爱尔兰用这部作品打造了都柏林的节日,按照小说的内容设计了很多酒吧、咖啡厅、游乐的地方,甚至具体到河水的走向、河上的漂浮物,让都柏林变成一个开放、自由、多元和宽容的艺术爱好者聚集地。“很多美国硅谷的人觉得都柏林比洛杉矶更有意思,纷纷移居过去。”马钦忠说,这就是艺术带动城市经济的力量。

  公共艺术的综合价值

  回顾我国近20年来公共艺术的发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指出,公共艺术外在形式的审美价值以及对于所在空间环境的美化和装扮,远远不是它最重要的文化属性,也不是它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核心。公共艺术的文化要义和社会职责,是反映和激励社会公众的思想、情感和诉求的自由表达。

  “许多公共艺术有似曾相识的形式套路,缺乏与地方文化和环境的对话,缺乏思想深度和创造性,它们充斥在我们的城市空间。可以说,缺乏艺术性和社会性,这是目前公共艺术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翁剑青说,公共艺术需要艺术家与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文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密切协作。艺术家需要转变传统的角色观念与知识结构,以便为城市创造出更多赋予综合性价值和多种文化维度的公共艺术作品,使之能够参与解决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比方说,满足社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遗产保护、生态保护、商业街区和老城区的振兴、老年人的娱乐休闲以及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需求。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参与创作的“杭城九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杭城九墙”从构思到实现,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作品里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从正在拆除的老物件、老建筑中寻找来的。“老自行车、老旧电表,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的时光,我们抓住、搜集这些被生活抛弃的元素,也是抢救了属于百姓的生活本身。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视角和观点来展示或是唤醒人们对过去的回味。”虽然“杭城九墙”已然遭到公众的多重破坏,杨奇瑞还是怀抱一颗“众乐”之心,在研讨会上分享了杭州的“杭城九墙”和成都的“宽窄九墙”的创作过程。在他看来,公共艺术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既是“独乐”,也是“众乐”。

  公共艺术与城市细节

  当时代正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中国的公共艺术应该如何走,应该关注什么呢?照搬西方的公共艺术,显然是没有可持续性的。“还是应该从中国的城市发展中找到内在呼应,这种呼应是美术建设的呼应,也是共建、共生、共享的呼应。”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如是建议。

  如今,中国的公共艺术创作者一方面反思自身,一方面放眼国际,除了都柏林,还看到其他公共艺术发达国家的成功作品。华盛顿公共艺术所体现的包容性,深深地打动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在华盛顿有一个博物馆,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品是一段公路,公路上有真正的车、警察以及其他交通设施。在工业文明进程中产生的城市细节被保留下来,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感的城市审美——华盛顿在200年前规划的原有格局中更加精细化。“我们在建设城市的时候也要重视微观,重视精致,否则,只会不断地去建大雕塑。”邹文强调,要利用细节去寻找地域的专属性和个性面貌,这样能解决“千城一面”的问题。

  如果将“公共艺术”的外延扩大化,或者不只关注狭义的“公共艺术”,那“涂鸦”、冬天给树木包裹树枝、美国种植日本的樱花等行为都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去看待。这样的公共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功能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依靠无所不在的公共艺术建立的城市,是可读、可游、可赏、可居的美善型城市。中国的公共艺术放缓脚步的时候,或许将带来新的蜕变。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