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为了更好前行

时间:2013年07月19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沈月

纪录片《牵手——震后的日子》,献给那些曾经失去爱而又一直寻找爱的人们。

  汶川地震以来的5年,灾后重建的成效有目共睹,不仅是住房、交通、工农业的崛起,更有家庭、人与精神的重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共同打造,央视纪录片频道日前首播的5集纪录片《牵手——震后的日子》,便是以“重组家庭”为视角对震后重建5周年的一次特别纪念。

  核心家庭解体是震后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汶川地震仅四川灾区就有上万个家庭破碎。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半路夫妻”重组家庭成为走出灾难、继续生活的重要选择。5年来,超过4000个重组家庭为震区家园恢复奠定了基础。这些重组家庭经历怎样的选择,新的家庭成员如何磨合,存在哪些现实的问题,对此除了社会学学者、心理学学者在现场的走访调研,理应有更形象的镜头语言为普通大众讲述。

  纪录片《牵手——震后的日子》聚焦的便是这些再次“牵手”的人生。全片分《婆婆》、《过年》、《登记》、《双双》、《杨伯》5集,每集时长不过20多分钟,在这短短的篇幅里以5个不同的重组家庭为中心,尽可能地正视和呈现家庭重建的过程、现状、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映照和辐射出更大范围内的灾后社会心理的变迁。《婆婆》中“牵手”是将家庭的责任担起来。媳妇带着前婆婆嫁人,林兴聪和李芸香这对重新组合的中年夫妻将两个家庭的5位老人3个孩子都揽下来,对活着的人负责,才是对走了的人负责。《过年》中“牵手”是对人生选择的考验。留在震后纪念广场的老何,安心于日夜为逝者守灵的清贫和孤寂,卿大姐冲着他的善心而来,却忍受不了乡下的闭塞、前途的渺茫和他“一天一天地不开腔”。去哪里过年只是他们之间的一次争执,却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彼此的不同,让他们意识到各自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舍。《登记》中“牵手”是不离不弃。重新组合在一起不到半年,老邓便被确诊为鼻咽癌,四年的化疗放疗辗转艰难,但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却做出了结婚登记的决定——“陪他走到最后”,不管“最后”多么快地降临。《双双》是“牵手”而不得。对老吴来说,重建一个家庭的前提是改变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为了给女儿双双重新找一个妈妈,他踏上了去新疆打工的道路。《杨伯》中“牵手”是组了小家为大家,“映秀好人”杨伯及其新结识的妻子,无论是经营“震中饭店”,还是照顾伤残儿童,为的都是把“好人”继续做下去,将关怀精神传递开来。

  纪录片虽名为“牵手”,但自始至终没有多少“牵手”的温情脉脉的画面,相反,呈现的是日复一日地下地耕种、寻找生计、照顾子女、赡养老人,是在炊烟缭绕之中踏踏实实地“过日子”。逝者已去,生者如斯。同样经历过地震、失去过亲人、受过伤痛的人们,重新嵌进一个家庭的合影里,相互间侧身谦让,心怀感恩。因为失去过,所以更懂得珍惜生活;因为经历过大悲痛,所以更知道平淡的美好。他们的家庭生活不需要任何矫饰,如同废墟上重新冒出的新芽,最懂得阳光雨露的重要,最懂得真实朴素的可贵。《牵手——震后的日子》传递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寻常世界里的平静和平静下的美好。

  该片导演范俭曾经拍摄过《活着》、《断裂带》等类似题材的纪录片,对镜头之下的真实和镜头之外的人文关怀有相当到位的把握。《牵手——震后的日子》特意选择春节前后进行集中拍摄,祭拜逝者、新家庭团聚、规划新生活以及“家”这一概念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在春节这一时间点上都有更鲜明的体现,这是构思的巧妙之处。但与此同时,纪录片这一艺术样式以时间的同步和空间的在场见长,若是能将时间轴拉长,保证足够的时间跨度,相信对重组家庭会有更丰富的见证。

  震后心灵创伤的平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牵手——震后的日子》试图通过镜头的记录,唤起整个社会对灾区更持久的关怀和帮助。如片头所言,这部纪录片是“献给那些曾经失去爱而又一直寻找爱的人们”,更是献给所有心系灾区的人们。灾难作为昨天的一部分,不是扛在肩上,成为今天沉重的负担,而是深深地压进生活里,成为前行的路基。让我们牵手前行,一路勉力珍重。


(编辑:高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