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不只是生意——探秘“80后”“90后”的文学产业链

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许晓青 姬少亭

  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冲刺5亿元票房,韩寒监制的网络阅读软件“一个(ONE IS ALL)”推出衍生产品,创作歌手冷碗碗自己写诗、自己谱曲,其作品《青春》被歌唱家韩红以高价锁定……2013年夏季,以青春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正在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产业链的辐射效应。

  虽然在那些红得发紫的“主人公”们看来,属于“80后”“90后”的青春文学不只是“生意”,但这条丰富而多元的文学产业链仍有待人们去追溯、探秘。

  青春文学也有经济学

  多达101人的签约作家、漫画家、插画家团队,阿亮、痕痕、落落、笛安、安东尼等一批具有号召力的编辑和创作阵容,每月销量达30多万册的《最小说》、16万册的《最漫画》等,共同构筑起一个年产值约3亿元人民币的出版王国。

  郭敬明领衔的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学团队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上述数据。这仿佛在告诉人们,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青春文学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经济学”。

  近年来,国内传统书业已告别了“洛阳纸贵”的黄金期,而《最小说》、《最漫画》的逆势畅销,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今天,在“最”系列上刊载的一般是比较具有知名度的签约作者作品,与此同时,《最小说》也没有放弃对新作家的发现,一部分写手是从优秀的投稿中被发现的,还有一部分则从该公司主办的两年一届的“文学之新”创作比赛中产生。所谓的选题和作家定位,由编辑部会议来讨论决定,主编郭敬明也参与最后的决策,最终通过品质的把控,实现以期刊发行为主的盈利。

  与早期的《最小说》有些相似,同是“80后”作家的张悦然则尝试主编了《鲤》系列文集。

  业界认为,包括韩寒监制的“一个”阅读软件在内,时下青春文学产业链的另一大特征在于紧跟移动互联载体的崛起迅速完成“转型”。今天,当人们打开微博和微信,数以百万计的“粉丝”跟随着韩寒、郭敬明等人更新阅读载体,正在实现青春文学消费的“最大化”。

 青春文学不只是生意

  当人们惊叹从青春文学中滋养生长出的产业链,正在向音乐、电影、衍生产品等方向拓展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郭敬明们”谙熟的其实不只是“生意”。

  前不久,郭敬明在与记者的一番对话中,作为职业出版人的他用了大约一半的时间阐述自己对中国科幻小说现状及未来的看法。

  “看到现在很有才华的年轻科幻作家,我很愿意去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更舒服地去创作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更快地去成名……”他说。

  郭敬明和他的文学团队不仅对刘慈欣等国内资深科幻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研读,而且与宝树、飞氘、陈楸帆等新生代科幻作家签下创作合约。这些年轻的编者们认为,科幻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小众文学”,但“中国的科幻在未来一定会崛起,而且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独一无二、无法被取代的门类”。

  无独有偶,过去5年中,跟踪约1万名“90后”写作者的上海市作协青年文学项目负责人李伟长也在发掘有科幻天赋的“90后”。记者发现,一些孩子的作品要经过数轮修改后才能发表,他们的创作都在前辈的精心辅导下延续着。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认为,今天当我们追溯与青春相关的产业链时,会发现那些所谓的“业界奇迹”“财富神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居于产业链开发前端的那些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那些对年轻人梦想无微不至的呵护,才是走向成功的要诀。

  为青春的梦想寻找更多伯乐

  “青春文学的繁盛,从一开始就有其合理性,不仅那些领头的年轻人具有偶像气质,一出现就会赢得掌声,而且那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上海作家陈村说。

  已故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始人之一、作家赵长天曾对记者说,近年来“韩寒式”和“郭敬明式”的成功,其实已经超出了当初评委们的预料,如果当年搭建的平台更大一些,为年轻人创造的机会更多一些,“80后”“90后”所释放的潜能或许会更大。他认为,对于“80后”“90后”的文艺梦想而言,前辈最好的帮助应当是“尽可能地包容与引导”。

  前不久通过电视舞台促成多宗“80后”原创作品版权交易的《中国梦之声》总导演王磊卿认为,任何时代都需要青年人的梦想,但实现这些梦想需要寻找更多的伯乐。今天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日趋现代化,单靠一两个人的慧眼识珠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应当创造一种长效的机制、一个公平的舞台,让那些心中怀揣文艺梦想的年轻人能够不断涌现。

  “支持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当好年轻人的伯乐,这至关重要。”陈村说。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