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阿尔勒,看摄影如何被看 

时间:2013年07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 江

阿尔勒摄影节“五宗最”

最动人的古城——摄影之外的阿尔勒美景如画,城市中的名胜古迹更是与大大小小的摄影展融为一体。

最意外的风景——考虑到不少的展览在古迹中展出,主办方特意选择在建筑墙面之外,重新砌展墙悬挂照片,而每一道独树一帜的展墙本身已成为了美丽的风景。

 最互动的艺术——在市中心共和国广场的水池中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老照片,只要捞起来就可以免费带走。如此具有互动性的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们争相寻找着自己的心头好。

  最震撼的现场——荷兰摄影师埃瑞克·卡瑟斯的系列作品《24小时的照片》,用堆砌的照片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以最直观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图片爆炸时代的到来。

最良苦的用心——著名摄影家杉本博司的展览被安排在梵高疗养院里,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梵高的绘画风格在后期受到不少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因此主办方特意选择将日本摄影家的展览安排在了这座因梵高而出名的疗养院中。 

阿尔勒的古罗马斗兽场

《24小时的照片》直观地展示如今数量惊人的照片

  谁能说清楚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摄影节?近些年,海内海外、大大小小的摄影节不断地跃入人们的视野。有的历久弥新,有些昙花一现,而持续举办40余年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要数法国的阿尔勒摄影节了。

  7月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最好的月份,气候温润、花香四溢,阿尔勒摄影节每年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同观众见面。2013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于7月1日如期开幕,我有幸远赴法国亲临这一摄影盛会。因工作关系,国内的摄影节跑过不少,在从巴黎到阿尔勒的高铁上,我便不停问自己:“去阿尔勒,我们看什么?”

  古城看新作

  阿尔勒古城的建筑之美是先于摄影吸引观众的。

  从公元5世纪开始,阿尔勒就已经是罗马王朝活跃的工业中心,这里曾是罗马帝国退休军人的驻地,至今仍能看到大量罗马时期的遗迹,斗兽场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阿尔勒的地标——若你在古城里迷路的话只要找到斗兽场,你就知道如何重新出发。

  阿尔勒丰厚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还吸引了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文森特·梵高前来这里驻扎。梵高的足迹遍布阿尔勒的大街小巷,留下一幅幅经典名画,这也使得阿尔勒成为印象派绘画爱好者朝圣的目的地。

  阿尔勒摄影节期间,城市的名胜古迹同摄影展览和谐地融为一体。大多数展览以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为圆心,散布在从古罗马教堂到博物馆的各种古迹之中。来自东方的我们第一次踏进这些遗迹会首先被那种经由文化震撼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所感动,那些华美的建筑风格本身就已经营造出相当高雅的艺术氛围。

  来到摄影节现场,首先让人叹服的是布展。作品装裱得干净与平整、作品悬挂得横平竖直,以及和墙面的贴合程度都让人赞叹。因为有很多的展览在历史古迹中展出,在那些历尽沧桑的墙面上打钉子无疑是一种罪过。于是主办方选择在建筑墙面之外,重新砌展墙来悬挂照片。每一道展墙的色调都独树一帜,它们本身已然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阿尔勒,这种对于布展的认真并不以展区是否在核心地带而有所改变,当我们走到位于展区里一个相当偏的展厅时,意外发现日本知名摄影师森山大道的展览就在展厅尽头。虽然在容易被人忽略的展厅里,但是森山大道的展览仍保持着相当高的品质。

  反观我们的摄影节,有些重点场馆的重点展览可能会达到不错的布展水准,但是某些“边缘地带”就难免显得草率,而大家对这种现状也默默认可。到了阿尔勒,才真正体会到一个摄影节的品质可以做到360度无死角般完美。

“国际范儿”与“怀旧风”

  阿尔勒摄影节在创立之初就把坚持国际视野作为自己的宗旨,每年都着力将触手伸向法国以外的更多地方。1988年,以吴印咸、夏永烈等为代表的中国摄影师的展览在阿尔勒引起轰动,这正是新中国摄影师在海外的首次集体亮相。

  今年的阿尔勒摄影节将南非作为特别推出的主宾国,在最重要的展区推出法国与南非的摄影交流项目“变迁,社会的景观”,这个大型的综合展览以来自南非本土和法国的摄影师两种不同视角关注南非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就业问题、家庭暴力、战争等等。可以说以一种大型图片纪实的方式全景扫描了今日南非的社会现实。

  延续一贯的国际范儿,今年阿尔勒摄影节的主题选取了别有怀旧色彩的“黑白阿尔勒”。特别是其中的“家庭相册”单元,很多摄影家以此为基础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

  有关家庭相册最有意思的不是一个展览,而是一个行为艺术。当我们走到位于市中心共和国广场上的喷泉旁边时发现,有很多人在水池里打捞着什么,走近才发现各种不同内容的老照片散布在水里,内容多是旧时的风景或是家庭成员的合影。那些照片的尺幅不大,有些非常精美也有些品质一般,但是只要捞起来就可以免费带走,于是世界各国的游客们都争相围绕着喷泉寻找着自己的心头好。

  后来我们才弄明白这些老照片是一间相片商店策划的行为艺术,他们希望以这种寻找和打捞的行为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摄影,重拾家庭相册的魅力所在。这种从水中打捞照片的行为大概也暗喻了传统暗房中从显影液中打捞照片的过程。

  以家庭相册和老照片为基础创作的还有荷兰的摄影师埃瑞克·卡瑟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4小时的照片》。在那组作品中,他用直观的方式提醒着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一种图片爆炸的时代,但是数量庞大的图片反而让我们对于影像的关注度降低了,埃瑞克·卡瑟斯用堆砌的照片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也向这个影像时代发出了诘问。

  与埃瑞克·卡瑟斯那堆积如山的照片形成呼应的是另外一个展览《相册美人》。在这个展览所指涉的对象正是家庭相册,很多张老照片被重新组织起来。那些在几十年前曾经被人们所习以为常的影像,突然以放大数十倍的尺寸展示,无疑让人产生了很异样的陌生感。

  “遇见”未来

  如果一个摄影节陷入到孤芳自赏的怀旧之中去,那它恐怕很快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所碾过。阿尔勒摄影节的气量在于包容,它以全景的方式展现当下这个时代的摄影生态状况,因此在本届展览上推出了多位独具前瞻性的摄影师,其中最吸引人的要属德国摄影师沃尔夫冈·蒂尔曼斯和他的展览《新世界》。

  沃尔夫冈·蒂尔曼斯作为当代摄影界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每次都以自己的方式拓展着摄影的边界。此次他带来的《新世界》,在阿尔勒现场创下了体量之最,这之最包括展厅数量最多和作品尺幅最大。在那些内容混杂的图片之中穿行,观众或许会感到困惑,会质疑自己所看到的这个影像世界的合理性,不过这也许正是沃尔夫冈·蒂尔曼斯为我们预设的问题所在。

  日本知名摄影师杉本博司也是本次年展邀请的重要嘉宾之一。他的展览被安排在梵高疗养院里(梵高割耳以后被送到这里短暂疗养),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梵高的绘画在后期受到很多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响。在因梵高而知名的这座疗养院里安排日本摄影师的展览,这大概也是主办方的一番良苦用心。

  杉本博司这次的作品《革命》,一贯的极简主义风格和背后充满哲思的精神内涵,通过尺幅巨大的作品传递出来。我曾经在北京看过一次杉本博司的个展,当时就对那些精良制作的照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在阿尔勒一点也不意外,杉本博司的作品制作精良如故,只是不知那充满了深深禅意的东方文化内涵能否被金发碧眼的欧洲观众所领会。

  在对摄影未来的探索上,阿尔勒也并不总是唯大师是从,在这里每年都会推出阿尔勒发现奖,这个奖项主要针对的就是仍未被业界关注与认可的摄影师。阿尔勒发现奖采用提名制的形式,一般会确定10名入围者参加当年的展览,然后根据展览的情况邀请嘉宾甚至包括像我们这样海外媒体进行投票,从而最终确定获奖者。这一奖项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摄影的新鲜血液,让新老摄影师的交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阿尔勒之旅短暂而紧凑,在这里的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以此来对照中国的摄影节,可以从中发现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赴阿尔勒,因为这个常变常新的摄影节,总能带来新的惊喜。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