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原创力亟待提升

时间:2013年07月29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长安

  6月26日,安徽省文化厅发布征集令,花50万元征集好的黄梅戏剧本,而且剧本字数要求不多,关键在于题材。这一方面凸显出地方政府在振兴黄梅戏艺术方面的努力,同时也反映出黄梅戏当下面临的困境。笔者根据实际调查,认为黄梅戏目前存在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剧团数目锐减,艺术生产能力弱化

  以黄梅戏为龙头的安徽省现有黄梅戏专业表演团体18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6个,县级11个,而2008年时,安徽全省的黄梅戏专业表演团体总数为28个,短短4年就锐减了1/3!黄梅戏另一个流行省份是湖北省。在那里,眼下较重要的黄梅戏表演团体有3家,但都规模不大,艺术生产能力较弱。

  作为一个有全国影响的主要剧种,黄梅戏在安徽和湖北市级以上的专业表演团体只有9家。这其中有5家已更名为“艺术剧院”,不再单纯从事黄梅戏演出。这种“渐次疏离”“悄然游移”的情况还在悄然发生。

  2010年至2011年,就所调查的20多家黄梅戏表演团体的演出情况看,各家演出的剧目70%以上都是传统戏或既有经典剧目,新创剧目极少。平均两个剧院团两年才有1个含小戏和老戏改编在内的新剧目上演!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剧院团两年内没有新剧目演出。不仅如此,这些剧目的演出场次也都相对较少,多数都在10场以内,维持日常运转的大都是传统戏或经典剧目。

  2012年,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举办。借助节庆的吸引和政府的推动,各院团竞相排戏参演。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活动期间,共上演来自安徽省内外的各类黄梅戏剧目20余台,但其中一半以上是老戏或往年积累的剧目。新创剧目仅占约40%。这还是在举办艺术节的大背景下,各地都要展示戏剧成果,弘扬艺术成就,接受上级和社会检阅。若在寻常年份,新创剧目则会更少。更何况这其中不排除一些专为参加艺术节而生产的剧目,艺术节一过,也就刀枪入库了。

  二、传统戏看家,吃的仍是祖宗饭

  就演出情况而言,黄梅戏的确是一个极有观众缘的剧种,各级黄梅戏表演单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邀约演出或商演订单。但支撑这些演出的基本还是演出多年的经典剧目和观众熟知的一些传统剧目,新创剧目很难进入市场。

  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共上演大小传统剧目13部,是新编剧目的6倍之多。共完成演出1514场,传统戏和经典剧目的场次就占了1327场,占总演出场次的87.64%。其中,仅《天仙配》一剧就演出了472场,几乎占总演出场次的1/3!2012年,尽管剧院新排了宣传新时代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系列情景剧《安徽好人颂》,适时推出了新版3D黄梅戏《牛郎织女》,恢复了上世纪80年代创作演出的《风尘女画家》,也积极增加了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精品剧目《雷雨》的演出,但《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的演出场次仍居高不下。《天仙配》以累计演出1741场的辉煌成就荣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社会对黄梅戏的需求依然旺盛,说明黄梅戏在一些观众心目中已经建立起较难撼动的审美定势;另一方面也说明黄梅戏的创作能力薄弱,新剧目的生产已成为制约剧种发展、拓展新观众群的“短板”,无力以优秀的新作品去追随时代的脚步,赢得社会认可。

  三、人才机构失衡,创作人才尤为匮乏

  调查发现,黄梅戏的人才结构已出现失衡。在所有人才储备中,演员的储备最丰;在演员储备中,花旦、小生储备最厚,尤以年轻女演员数量最多。这使得剧院表演的路子越走越窄,剧种承载题材的能力越来越弱,剧种的表演风格也因此越来越趋于平面和单一。因为人才储备的趋同,院团之间所拿出的剧目也就大同小异,无法形成独特个性。从所获得的数据看,除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还有两位从业不久的青年编剧外,其余所有院团均无编剧。有1名导演的院团也只有5家,他们大都由演员转行,难有执导大型新创剧目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院团里已经没有了专职作曲,全剧种为数不多的几位作曲大都退休,最年轻的今年也已58岁。

  近3年内,尽管绝大部分院团都有新进人员,然而却没有编剧、导演和作曲进入。据对8个市级以上院团的统计,近3年共吸收各类人员83人,其中演员57人,占全部新进人员的68.67%,剩余的26人尽管分布较广,却连一名编导也没有!这就预示着黄梅戏的原创能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容乐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眼下黄梅戏的人才危机已经在向一直看好的演员门类蔓延。调查显示,黄梅戏共有梅花奖演员10人,安徽8人,湖北2人。其中3人已不同程度地脱离了黄梅戏表演团体或演出岗位。目前还在黄梅戏表演岗位的只有7人,多半年龄已在50岁以上。相对年轻一些的也对舞台失去热情,已露“急流勇退”之心。

  黄梅戏的历史上是不缺乏优秀创作人才的。早在剧种形成之初就出现过既是演员,又是编剧的“拎过考篮”的文化人洪海波。上世纪50年代初,黄梅戏两赴上海参加华东汇演,《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等,都成为世纪经典。八九十年代,黄梅戏所拍摄的一大批影视作品,大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和不凡的收视率,特别是黄梅戏电视剧,连续14年获得主要依靠观众投票评选的《大众电视》金鹰奖的“最佳戏曲片奖”。其全部创作任务也都基本是由黄梅戏自己的人才完成的。

  一个成熟的剧种应当有自己的主创人员,就像一个好的企业应当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一样。笔者以为,应全方位地修复黄梅戏的文化生态,切实提升黄梅戏的原创力。当下的重要任务是,还各地方戏剧种、各戏剧院团(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重点还是非重点,有明星还是没明星)、各演艺实体以平等的发展权利,共同接受观众和市场的检验,让真正的人才、真正好的作品脱颖而出。让黄梅戏在戏剧文化的生态链中锻炼自己,完善功能,自主成长、学会繁衍。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