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估价中的锚定效应

时间:2013年07月30日 来源:美术报 作者:

  艺术品投资中的巨大不确定性之一,来自机构估价的锚定效应。

  2000年-2012年间,其作品共上拍214件,其中成交价合乎于估价区间的70件,仅占总量的1/3,而成交价高于估价的有102件,占总量近1/2,另有3件的成交价低于估价、39件流拍,合占总量近1/5。估价准确度如此之差,刘小东作品并非特例,我们只要耐心统计就会发现,这种估不准价的现象在拍卖市场中非常普遍。

 估不准的主要原因,便是估价者被过去的参考价格锚定。

  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的创办人祝君波在《艺术品拍卖与投资实战教程》一书中,阐述过拍卖公司估价的3种具体依据,其一是从艺术品的真伪、品相、精糙、玩赏性、作者的名头、存世量多少考虑艺术品自身的价值;其二是考虑委托人的意愿;其三,则是参考以前和当前的市场行情,包括拍卖价及画廊、文物店的通行价。

  显然,过去的行情(尤其是拍卖成交价)是锚定估价者的锚。

  细心观察刘小东作品的历年估价,我们可以发现锚定效应的存在。

  在2000年至2004年,和整个中国油画市场一样,刘小东作品的拍卖行情可谓不温不火,每年的上拍量仅有1-4件,5年间最贵的一件是2002年在“中国嘉德”成交的《大风景》,成交价仅21万元。至2005年,刘小东作品在市场突然发力,上拍量多达22件,成交率达100%。其中,除1件的成交价合于估价区间,另外的21件成交价全部高于估价,也就是说,约95%的作品价格被拍卖行低估。并且,在这一年上半年被低估的程度远大于下半年。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是,在行情突然上扬时,艺术品的价格往往会被低估,上扬得越突然被低估得会越严重。

 自然,“锚”也处于调整之中。

在2006年至2007年,中国油画市场整体大幅升温,特别在2007年共计有27位画家的63件作品成交价突破千万,加之有2005年的涨势作为参考,我们看到,虽然刘小东作品价格在2006年继续上扬(均价高达171万元、是2005年的近2倍,《三峡新移民》创造的2200万元纪录是2005年最高单价的整整10倍),但估价者已经适应了市场热度,2006年刘小东作品成交价合于估价的比例上升为30%,2007年合于估价的比例也有25%。因为锚的调整,估价的准确度较2005年大大提高。

 相反,当市场行情下跌时则是另一番情形。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特别在2008年秋拍,“雅昌油画100成份指数”显示的总成交额不及2007年秋拍的1/3,而刘小东成交率仅为43%。刚好在2008年,刘小东作品成交价合于估价区间的升至43%,而高于估价区间的骤减至17%,流拍量高达39%(保留价是委托人同意出让拍品的最低价位,通常拍卖行不会容许委托人的保留价高于估价,有时估价的下限即为底价,所以流拍意味着价格可能被高估)。

  价格总体被高估的原因很简单,是估价者将2007年的火爆行情作为参考,当行情急剧降温时没有来得及“刹车”。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第二个结论是,在行情突然下挫时,艺术品的价格往往会被高估,下挫得越突然被高估得会越严重。

  当然,估价者会尽量在行情急剧变化时仍能“与时俱进”,会尽量避免被某些偶发的数值误导,比如尽可能增加参考价格的数量、来源,尽可能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势。不过,艺术品估价被锚定是先天注定的,它让估不准现象将永远存在。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