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从书法演画法——评李荣海的书画艺术
红欲燃(中国画) 李荣海
中国历史上对艺术的评价总是与对艺术家本人的评价连在一起的,通过作品折射出作者全部的人生价值,通过对画外功夫的透析进入对每件作品的准确把握,所谓“功夫在画外”既是对初学年轻人的一种启示,更是对后人认识前人的一种深层引导。
李荣海的做人、做事和艺术能够在当今中国书画界广为众人所称道,正是基于人们对他的经历、修养和艺术实践的全面审视和评价。
初识李荣海是多年前的事,当时在西安美院工作的我由于举行美术活动,从西安来到北京,受到他的热情接待。刚见面,简短的寒暄之后气氛就热烈起来,似乎相识已久,又感相见恨晚。日子久了,从工作关系逐渐成为相知的朋友,一路走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且越来越感到他的深沉厚实和意味深长。
李荣海从山东菏泽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壤走来,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历史文化基础,多年基层工作的努力和探索磨炼,使他形成了内敛而稳健的作风,总是能不紧不慢地把事情做到位,淡然中又抒写着个性,这既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也表现在曹州书画院、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和中国美协的工作中,更表现在他近年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不断进取的实践中。
李荣海的书法注重传统,融古汇今,从“二王”、米芾、赵孟頫、王铎等历代名家当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在他的《书法楹联集》中,“墨中云雾追古朴,笔下豪情写自风”一联,集中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创作思想。从他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草书《千字文》和近期创作的《常用行草字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书法传统、规范、厚重,用笔稳健,追求通篇之大气。他书法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写自我、写思想、写情感。他也写唐诗、宋词,但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心声、写时代的浪花,比如他60岁时写的一首诗:“己丑啼来人世间,梦醒方知六十年。趣谈多少可笑事,老夫还是耕我田。”从墨迹中可感受到其艺术魅力,从文字间可识读其深邃思想,难能可贵!他的书法追求中锋用笔,结体严谨准确,章法跌宕多姿,线条运转自如,对笔墨有着独特的理解,线条灵动而不乏苍健,若神龙遨游沧海,从而为他的花鸟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荣海的国画创作根植于他的全面修养和书法功力,他从农村走来,对农村生活的情结,对农家深厚的情感,点燃了他不熄的艺术火花。他的花鸟画多以农村所见为题材,高粱、玉米、大白菜均入笔端,他的笔名“耕夫”,印鉴“家在鲁西黄河古道”、“耕夫草堂”,无不带着深厚的农家情感,“耕”是他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勤奋耕耘是他成功的根本所在。他的作品贯穿了一条完全传统的中国文人画的轨迹,所选题材大致都在传统文人画范畴,但时时有自己生存环境中的所见所闻。书法中的布局开合直接影响了他的绘画,书法中的用笔更是直接用于造型手段,“直从书法演画法”,在他的画中同样体现出他的书法底蕴,若除去表面的浓淡干湿,笔墨核心是中锋用笔,体现出凝重厚实的品质,进而引申入墨。而在书画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的是他的做人、工作、性格、品德的巨大作用,这是传统文人画的精粹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写意”的艺术精神之所在。他走过的艺术道路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会在未来焕发青春,文人画道路不但能行得通,而且必将影响更多的后来人。
(编辑:黄远)
· | 草人艺术馆开馆展近现代名家书画 |
· | 书画装裱颜色扮靓 |
· | 书画摄影展乌海风土人情 |
· | “翰墨青州”中国书画年会今秋举办 |
· | 谈书画同源同法之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