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俗的爱情内涵

时间:2013年08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 斐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牵牛、织女本为天上星宿。七夕节“原型是祭祀星神。七月初斗柄南指,织女星初昏时出现在正东方向。这种星象正好与立秋的季节相合,此时农作物趋于成熟,于是人们在季节转换的时刻,拜祭星神,祈求赐福。”也有学者指出,七夕节和上古时代以“七”为圣数的文化传统有一定关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自耕农的出现,人们逐渐把现实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投射到夜幕星空,想象出了有关织女、牵牛的神话传说。七夕也从单纯祭祀性的天文节令,逐渐演变为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岁时节俗。

  据赵逵夫先生考证,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的记载,最早见于《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至应劭《风俗通义》始简称“七夕”。《艺文类聚》卷四引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食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注谓:“此言二星神当会。”河鼓即牵牛。可见,至晚在东汉末年,七夕已像今天一样,和我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的节日,七夕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爱情内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逢七夕,人们都要讲述或联想到牛郎织女故事,还会观望牵牛织女星或银河上方飘浮在两星之间的云朵,认为这就是他们相会时脚踩的云彩。由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的相会,参加节庆活动的人们(主要是妇女)往往会联想到自己的心事,并礼拜祈愿,祈求的内容除了福寿康宁、富贵子嗣、心灵手巧外,更重要的是美满幸福的婚姻或与暌离的爱人早日团聚。《艺文类聚》卷四引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详细记录了守夜者祈愿的具体场景:“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梁朝范云《望织女诗》云:“寸情百重节,一心万处悬。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道出了青年男女瞻望牵牛织女二星时的共同心愿。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看来,到了七夕,连贵为天子的唐明皇也未能免“俗”,要和杨贵妃一起祈愿,希望世世代代永为夫妇。唐代敦煌文书《五更转》(S.1497)描述了七夕之夜少女盼望与牵牛(情郎的象征)相会的情形,末云:“哪边见牵牛?看看东方动。来把秦筝弄,看看到来秋。”这个少女盼到了东方欲晓,也没等到牵牛,只好通过拨弄秦筝来倾诉满腔的幽怨,并期望来年能够如愿以偿。

  时至今日,不少地方仍保留着祈求美满幸福姻缘的七夕节俗。在甘肃西和,七夕之夜,姑娘们边看巧芽边唱歌祈愿:“豆芽儿细,豆芽儿弯,巧娘娘(按:即织女)给我开心眼。莫赐宝贝莫赐钱,赐个阿家(按:即婆婆)懂瞎好(按:指识好坏),赐个女婿懂人言(按:指通情达理)……”是夜,从六月三十开始的乞巧活动达到高潮,姑娘们跳唱得最卖力。直到深夜,她们才恋恋不舍地到河边唱着歌将“巧娘娘”焚化,送其与牛郎相会。

  这首歌词已见于赵子贤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搜集整理的《西和乞巧歌》,足见历史悠久。在西和,参加乞巧者皆为待字闺阁的少女。七夕之夜,她们送巧娘娘上天与牛郎相会,不禁想到了自己即将到来的婚姻。旧社会女性婚姻不能自主,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欺骗婚姻时有发生。无助的姑娘只能向巧娘娘祈愿:不图金银财宝,只求巧娘娘为自己做主,赐予一个知疼知热、通情达理的丈夫和两情相悦、美满幸福的姻缘。今天,虽然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美满幸福的姻缘仍是普天下有情人的共同心愿。故向巧娘娘祈求美满幸福的姻缘,仍然作为乞巧祈愿的重要内容,风行在西和乡间。

  此外,人们把七夕的节令、天象、自然现象等等和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想象生发出了其他一些生动有趣、富有爱情意蕴的节俗。如七夕之夜,人们在瞻望牵牛织女星时,往往会聆听他们渡河相会的声音。北朝王褒《闺怨诗》已云:“明镜圆花发,空房故怨多。几年留织女,还应听渡河。”今日在绍兴农村,七夕夜仍有许多少女独自一人偷偷躲在生长茂盛的南瓜棚下。据说,若能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个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西南地区,姑娘们七夕时会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能找到如意郎君。

  七夕当日或前后的雨,被看作牛郎织女因为相思或别离而洒下的泪水。《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引《岁时杂记》:“七日雨谓之洒泪雨。”《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据山东志书,招远县“(七夕)前后雨则谓之织女泪”。北宋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云:“别泪作、人间晓雨。”南宋李吕《七夕次韵》曰:“鹊桥成后天孙度,雨泣悬知飚驭回。”至今山东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江浙地区则把七夕的露水看作牛郎织女相会洒下的眼泪。浙江金华一带,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七夕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此夜牛郎织女相会,如果没有公鸡报晓,他们便永远不会分开。这些节俗,充分反映了民众对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爱情的礼赞和对他们终年暌离遭遇的同情!

  综上所述,七夕原型虽然是祭祀星神的天文节令,后来在封建礼教的长期规范下一些地区演变为名义上祈求少女心灵手巧的“乞巧节”,一些地区演变为祈求儿童吉祥如意、健康成长的“小孩(儿)节”,但由于它很早就同忠贞不渝的爱情传说——牛郎织女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故千百年来,七夕一直保留着不少富有爱情意蕴的节俗,带有浓郁的爱情底色。即便某些地区的“乞巧节”,也依托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节俗亦不限于“乞巧”。届时,少女们不止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能作一手好的针线活和茶饭,更祈求美满幸福的姻缘。而且,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农业社会,待字少女之所以祈求心灵手巧,其终极指向是要成为家庭中的贤妻,依然以美满幸福的姻缘为归宿。在旧社会,这为平时很少出家门的待字少女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周礼·地官·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应当主要针对统治阶级上层的青年男女而言,且是在封建礼教没有形成严密垄断影响以前的习俗。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阳春三月正是耕田播种的农忙季节,人手紧张,不大可能允许子女外出。而七夕,恰是收获后的农闲时节,从时间、物力上说更适合劳动青年谈婚论嫁。甘肃西和有乞巧风俗的农村,绝大多数人家都会为女儿置办一身崭新的衣服,支持她们乞巧,恐怕也有婚姻方面的考虑。至于“小孩(儿)节”,礼拜的对象依然是织女,只不过从对美好姻缘的期盼转变到对姻缘结晶的倾心。这展示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子嗣的婚恋观,仍然和爱情婚姻不无关系。


(编辑:苏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