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兔儿爷情缘

时间:2013年08月16日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荀觅

三代人的兔儿爷情缘

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彩塑“兔儿爷”

  再过一个月就是中秋佳节了,每当这个时候,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都是必不可少的过节元素,当然也别忘了“兔儿爷”。它严肃的样子,威武的行头,加上两只长长的耳朵,不仅形象生动,还有着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彩塑制作的传承人——双彦和他的父亲、儿子,三代人一直在为兔儿爷的创新和传承做着努力。

  学校停课 7岁学艺

  双彦出生在一个泥彩塑世家,1966年,7岁的他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泥彩塑。“文革”期间,由于学校停课,双彦只得回家,但家人没有让他闲待着,而是由父亲教授给他泥彩塑的技艺。双彦告诉记者,兔儿爷和脸谱都属于泥彩塑,而最初练习时,是从脸谱开始的,“脸谱需要比较过硬的基本功,所以最开始都是先从这个开始练起,练好了再慢慢学习其他工艺。”

  虽然学习泥彩塑比较早,但长大后的双彦并没有立刻从事这个行业,而是在上世纪80年代选择了去深圳发展,“当时赶上改革开放,我就跑到深圳去闯荡。那会儿在深圳其实发展得挺不错的,但是想到家里几辈人都从事的泥彩塑技艺,心里又矛盾了起来。我爸爸一直都在从事着泥彩塑这门艺术。所以如果我不干泥彩塑了,这门手艺就要从此失传了。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我犹豫了很长时间,直到我看到父亲的眼神,那是一种渴望后继有人的神情,看得出他对我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而且我从小学习泥彩塑,父亲也觉得我确实是干这个的料,所以我一下就下定了决心。”就这样,双彦放弃了在深圳的发展机会,回到北京,开始同父亲一起从事泥彩塑的制作和研发。

  传统玩具 美好祝愿

  兔儿爷是北京的传统玩具,老舍就在《四世同堂》中写道: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它最早出现在明末,用来祭月。

  说到兔儿爷,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病。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

  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工人衣服的。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家家都要供奉它,给它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它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它为“兔儿爷”。

  清朝时,上至北京东安市场的高级货店,下至各大庙会集市及繁华地区街摊都会有摆卖的兔儿爷。那时的兔儿爷,多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也有手工捏的。除了头顶上那对长耳朵和画上的三瓣儿嘴巴露出兔子模样外,“兔儿爷”的身体、脸形、姿态都是人的样子。上世纪50年代,兔儿爷也很常见,过中秋节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摆摊卖兔儿爷的人。当时家家户户过中秋节请兔儿爷是一个传统,就如同过年放炮一样。请回的兔儿爷要摆在显眼的桌上,求兔儿爷保佑全家平安健康。

  1米兔儿爷 打破传统

  双彦称,从前的泥彩塑做工其实非常粗糙,看着并不精细,而父亲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让兔儿爷等泥彩塑在做工上更为精细,表情更加生动。从事泥彩塑之后,双彦也加入了创新泥彩塑的队伍中,同父亲一起研究如何完善这项传统工艺。

  1986年起,双彦同父亲一起开始研究脸谱的样式,通过不断的创新,如今的脸谱样式已经与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样兔儿爷在制作中也有了新的方法。“从前制作兔儿爷用的都是纯泥,而现在我们制作时掺入了纸浆的成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整体作品的重量降低了,二是有纸浆让整个原材料更有韧性。”

  2012年在国家博物馆的非遗展览上,一个1米多高的兔儿爷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就是双彦和父亲一起制作的兔儿爷。这个看似只是放大的兔儿爷,却存在着很大的制作难题。“兔儿爷都是用泥捏的,把泥压进胎里容易,但是把整个兔儿爷竖起来就难了。泥本身存在重量,立起来的兔儿爷很难保证不会变形。”双彦告诉记者,制作一款兔儿爷需要先制泥,然后用泥塑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之后再将这个样子制成石膏的胎,接着将泥擀成一个平面,压制在胎中,压好正面和背面后,将胎的前后合在一起,晾干、抛光后就可以烧制了,最后成型的兔儿爷就可以进行彩绘的工艺了。因此,不论大小,兔儿爷都是空心的,这样可以保证重量的同时又不会太重。最终,经过反复实验,1米多高的兔儿爷终于达到了制作标准。

  学习技艺 兴趣为先

  2010年,双彦收了7个学生,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儿子双鑫,“当时我开了三期培训课,第一期教授泥的制作,第二期是设计与绘画,第三期时就要求学生们可以简单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了。”谈到收学生的要求,他表示“只要喜欢就好”,“掌握泥彩塑技艺不是三两年就能学好的,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能学到真本事,它要求从艺人要有毅力,可能一天只做两个小时,但必须天天坚持。而且制作过程中,也是非常枯燥、寂寞的,所以学习这门手艺还得能耐得住寂寞。”

  双彦告诉记者,民俗技艺需要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泥彩塑是需要民俗知识和手上功夫相结合的,在创作时脑子里需要有一个概念,什么样的款式代表什么含义,色彩如何搭配、图案如何协调,“做泥彩塑其实没有格式化的东西,它是非常随意的,但这种随意又包含着很多民俗的知识,是很多民俗图案之间相互搭配的结果。”对于如今的传承人,双彦也表示如果年龄越小自然是对传承越有利,而他也将更加注重知识的普及与人才的发掘。

  如今,他的儿子也正在面临着传承传统技艺还是选择新的事业的两难抉择,他表示不会干涉孩子的选择,“只要他不丢下这门手艺就可以了。而且,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学会这门手艺,能有更多人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