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典悲剧演绎为先锋闹剧——观孟京辉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

时间:2013年08月2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许 波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享誉世界剧坛,常演不衰。自话剧艺术传入我国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剧团亦曾多次将该剧呈现在中国戏剧观众面前。近期,由孟京辉执导的该剧,为观众带来了一出不同以往的、全新的、被颠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其所具有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经典的呈现和阐释必然会带有时代的痕迹;同时,由于个体经历、教育、观念的差异,对经典的呈现与阐释也必然会带有创作者个人的印记。《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一出传统意义上的古典悲剧,是一场人与命运的游戏。悲剧主人公的悲哀,是命中注定的必然性,是家族或遗传的罪过。彼得·布鲁克说过:“戏剧永远既是一种对意义的寻找,又是一种能使意义变得对别人有意义的手段。”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诞生四百多年后的当下中国,通过这出戏所要找寻的意义,以及如何使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对今天的观众产生意义,这些无疑会成为创作者必须深入思考、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当下社会物质至上、爱情稀缺的状况下,一本正经地去宣扬爱情、去赞颂为爱献身的精神,似乎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另一方面,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大背景下,过分渲染悲剧意识、悲剧因素,似乎也与现今的大环境不大合拍。因而,基于多方面考虑的、极具时代风格和个人印记的孟京辉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火热出炉也便顺理成章了;而将原来的古典悲剧颠覆演绎为先锋闹剧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孟京辉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虽然故事的发展脉络还延续着莎翁原著,但无论是戏剧张力、戏剧节奏、表现形式,还是人物性格、戏剧语言等都与原著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原著作为典型的古典悲剧,严格遵循传统的戏剧结构,中规中矩,于严谨质朴中蕴涵着巨大的、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而孟京辉版的本剧则延续了其一贯的孟氏先锋戏剧的风格,集摇滚、说唱、重金属演奏、热舞、网络段子等等于一体,形式感较强,在先锋闹剧的外表下对原著的思想和内涵、表现形式和传统结构进行着无情的解构,将这出传统古典悲剧演绎成颇具喜感的轻松闹剧。莎翁戏剧的节奏是平缓而层层推进的;孟版的节奏则强烈而跳跃,甚至有些混乱。在原著中,无论罗密欧还是朱丽叶,都是极具修养的绅士和淑女形象,他们虽然爱得热烈,但却不失沉稳;而在孟版中,两个相爱的人却狂野放纵,相互间语言和形体的挑逗时有发生。另外,孟版对其他人物的塑造也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例如:原著中的劳伦斯神父是个受人尊敬的乐于助人的长者形象,而在孟版中,他被塑造成一个满嘴油滑的轻浮者形象,甚至将当下网络中的“段子”安放在他的身上,使其成为一个故意借机和修女有染而身染艾滋病的患者。莎翁的语言是优美典雅而富于诗意的;而孟剧的语言则是情绪化的、激烈的、低俗甚而有些地方让人感到龌龊的。除情节主干外,孟京辉从结构、节奏、人物、语言等对莎翁原著进行了大胆的、全方位的颠覆与改造。

  孟京辉的作品以善于戏谑、嘲讽、滑稽模仿著称,既针砭时弊抨击当下,又囿于当下而自乐、自适,对社会人生、礼仪规矩、艺术惯例等或批判或调侃,以一种嬉皮笑脸、刻意夸张的姿态,令一切意义统统消弭在暧昧难明的笑闹之中。此次执导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依然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但在当下对孟京辉式戏剧风格模仿众多,以往那些嘻哈戏谑的手段与技法已被商业演出广泛挪用的背景下,孟京辉该如何突破自己,摆脱过去,努力创新,是广大观众所关注和期待的。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