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之辩·国乐之思

时间:2013年09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日前,由中央民族乐团携手“印象系列”总导演王潮歌共同创作的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成为民乐界乃至艺术界的热议话题。与此同时,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青年国乐团,也显示出青年民乐人坚守品质,为业界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决心和信心。 ——编 者

《印象·国乐》剧照

——核心观点:

民族音乐在当代已然到了被供奉、去呼喊、去乞求的绝境吗?只能在舞台上对观众直陈,向世人高声乞怜,而非用听觉艺术的本真来打动人心吗?

印象很深 国乐很浅

刁艳

  本年度最让人期待的民族音乐大作,非中央民族乐团《印象·国乐》莫属。这一颠覆传统民乐甚至所有音乐会演出形式的“民族乐剧”,在正式公演之前,即以强大的主创团队及其掷地有声的理念让人神往——“我们要用这场音乐会告诉大家,演奏家是最值得尊重的”、“这是现代人站在民族乐剧对面对他的敬礼,是每个乐手怀抱乐器向民族、向祖先的一次敬礼”、“将中国民乐贴上时代和时尚的标签”等等。这些,是这个时代的民乐人共同的期待,哪个活在当下身在其中的中国音乐人、音乐爱好者能不为之动容呢?然而,从现场观感而言,你不得不遗憾地说,印象很深、国乐很浅,种种美好的梦想,依然在音乐中沉睡。

  让一贯用音乐表达自我的演奏家开口讲话,是《印象·国乐》的颠覆性手法。“您是谁?您今天为什么到这里来听一场音乐会……我代表我们中央民族乐团的所有人,谢谢您!”,演出以低垂的大幕前,乐队指挥与观众的轻声诉说开始。指挥用深深的鞠躬表达完对观众到来的谢意后,大幕拉起,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员们整齐地排列在舞台,共同鞠躬致谢。这本来应该在剧目谢幕时的鞠躬不禁让人颇感错愕。随后,二胡、中阮、古琴、筚篥和箫、笛子等主奏乐器、环绕立体声小鸟乐、弦乐合奏、敦煌复原乐器的展示和大乐队合奏,用十个单元讲故事的方式依次上演,不同乐器和不同演奏形式反复呈现同一主旋律,舞台灯光和布景始终是昏暗、沉重的,直至最终曲终人散,各个声部演奏员在反复鞠躬谢幕之后,指挥独自在舞台指挥着空荡荡的座椅直到黯然离开……在每个桥段,演奏员们除了演奏,都会登台讲述对各自乐器的情感或者一些小故事,每每终了,总会宣誓般地高喊着“有一种信仰(生命、语言、穿越、自由、想象、传承等)叫国乐!”。随着表演的进行,无限的悲情从心中升起,民乐和民乐人,似乎承载了太多太多生命的沉重和现实的无奈。整场音乐会在不断地提醒你:用音乐、用演奏、用乐器,在这个时代是无力、苍白的;必须用宣誓、痛陈、或者嘶吼的语言,来“乞求”观众和时代的一点点关注和尊重。而,那一次次深深的鞠躬,除了真诚更多的是悲壮,却无法让座位上的你坦然安然地接受这来自国宝级音乐家的致谢。

  “致敬民族音乐”,是《印象·国乐》的又一宣言。无论是“敦煌大曲”中呈现的五十多个品种、八十多件复原自莫高窟的敦煌乐器,还是散落在其它桥段中的千年前的笛声、三生三世的“筚篥和箫”之恋、还是演员复古的服装、水墨画般的舞美及朵朵白莲、荷叶、祥云等颇具中国古典情怀的舞台道具,都无不在尽其所能地勾勒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从实际观感而言,也基本达到了主创期待的效果。然而,该剧在极力铺陈历史元素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历史与当代的交汇,呈现当代民乐和民乐人状态的处理相当薄弱。如此一来,就把活色生香的民族音乐生生地关在了当代艺术的大门之外。不仅没有为民乐贴上时尚、现代的标签,反而显得暮气沉沉,了无生趣。在这种语境下,致敬民族音乐的初衷莫名其妙地转向成了为民族音乐奏响的“挽歌”。而在舞台上穷尽心力表演的演奏家们,那种种关于坚持民族乐器梦想的自述和呐喊,也无奈地成了末世的绝唱。他们,似乎成了与世隔绝、自成一众的民乐怪人!

  “在这个时代,在匆忙紧张的生活中,急切浮躁的心境下,您需要听一场音乐会吗?”这是导演王潮歌的发问,她把听音乐会称为是“奢侈”。因为有这份“珍贵”,导演力图将民族音乐端上高坛供人瞻仰、爱慕、认知。这是无可厚非甚至是让人感动的。但,笔者疑惑的是,民族音乐在当代已然到了被供奉、去呼喊、去乞求的绝境吗?只能在舞台上对观众直陈,向世人高声乞怜,而非用听觉艺术的本真来打动人心吗?现实似乎不是如此。而就所有音乐表演而言,不管在哪个舞台,动人的是纯真而现代的音乐、是演奏家大气高贵的仪态,需要的是一份沉稳的自信、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这些,无关所谓表现形式的创新、无关你为音乐付出的艰辛、也无关音乐家的身世和故事、更无关音乐会结束后空空舞台的一地失落。

  很遗憾,在《印象·国乐》中,民族音乐被无意中抽离了,抽离了这个时代,仿佛进入了历史的真空,民乐人不食人间烟火,吟唱着祖先传唱至今的曲调,找不到属于当代的家园和舞台。之所以说“抽离”,是因为笔者亲眼看到近年来民族音乐的地位在步步提升,民族音乐人生活富于活力、他们传承并创造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音乐而让人心生敬意,他们自信满满、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民族使命。而这份使命感,源自对从小相依为伴的乐器的依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依恋恰恰并非民族音乐人所独有,只要你是中国人,就无法摆脱血脉中民族音乐的心灵羁绊。

  最后,笔者依然要致敬《印象·国乐》的主创团队和所有演奏家们!因为《印象·国乐》的独特,和因为这份独特引发的音乐界的种种思考。


(编辑:竹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