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民间】现代意识与传统民俗交织的社火脸谱

时间:2013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景斌

  张星的社火脸谱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具的木马勺、木桶、木梭、簸箕、粮斗、扇面等物品,也就从不起眼的平民角落,一跃变成奉呈于高雅“殿堂”的观赏艺术。冯骥才挥毫题词:“宝鸡文化浓似酒,张星脸谱艳如花。 ”贾平凹送给张星“花脸张”的美称。

  和其它民间艺术品类一样,张星的社火脸谱来源于地域风情,即西秦社火风风火火的“闹春”活动。社火与祭祀杂糅而成的这种民间“闹春”活动,是古代人类潜意识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渴望,是心灵深处某种复杂情绪的别样宣泄。在西秦大地,民间社火表演至今保留着西周时期的鼓点乐章,其装扮内容无外乎包含了富有神话色彩的周秦汉唐时期的故事和戏剧人物,如“武王伐纣” 、“三国征战”等。春节前后,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形成社火的庞大阵势,走街串巷,释放情怀。

  1976年的春节,不到8岁的张星几乎惊呆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社火队伍。在这一刻,他别无杂念,目不转睛地审视,一心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画出这样一个生动可爱的脸谱,拿出去让更多的人去观赏。

  按社火行当的规矩,粉本不传外人,更不会轻易拿给别人看。每年正月十五村里装扮社火时,那些老艺人直到深夜才拿出自己的粉本,照着图案给演员脸上涂彩。而为了掌握、学习这些传统粉本的绘制技艺,张星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到村里化妆的柴房,主动为画脸谱的老艺人干点打下手的活儿,以赢得他们的好感。空闲时,他还拿出自己的照相机为艺人们拍照,拍完了拿去冲洗,然后将照片一一送到大家手上。他的诚意感动了老艺人们,他们不仅让他观看自己的粉本,还将一些送给了他。

  为了熟练掌握社火脸谱在马勺、木桶、木梭等材料上的绘制技术,他四处奔波,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苦心向民间艺人学习,陆续收集了1000多个品样,整理出了散落在民间的诸多画稿以及民国期间的粉本。1995年,他制作出了平生第一个马勺脸谱。

  上世纪90年代,从一家军工企业下岗后,张星决定凭着自己的技艺吃饭——绘制社火脸谱。2000年,他东挪西借,筹集了几千元成立了“西秦马勺脸谱工作室” ,一口气做了几百件作品。可前来参观的人不少,愿意购买的却寥寥无几。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

  为了开辟市场,张星主动出击,带着产品南下广东,北上京城,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他从各地大型的展览会入手,只要听到哪里有工艺品展销会或者旅游节活动,他都会及时参加。在这个过程中,遵循民俗习惯打造新的产品成了他的一条经验,之后他无论去哪里,首先考虑的就是民间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民风、民俗,然后再开发产品。由于他深入地研究和探寻,产品民俗特色增强,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同时,张星不放过任何一个拓展业务的机会。他将挂链、电话卡、饮水杯、烟灰缸、笔筒等小巧的生活用品也作为绘制社火脸谱的载体。这样的开发,让古老的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进行了有机结合,让“热气腾腾”的脸谱通过那些“时尚平台”迸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和冲击力。由他负责脸谱设计,商家生产的丝巾,绚丽大方,艺术气息浓厚,受到众多旅游者的喜爱。

  在追溯、研究古今脸谱艺术衍变的同时,张星深刻理解其真谛,终于他发现,所谓继承与发展,就在于让脸谱艺术冲破具象环境的束缚,焕发出另一种奇特的具有含蓄、幽默、铺陈的效果,让色彩、图案、线条等穿插变化,将社火的某种夸张抽象化、艺术化,使其产生异丽的艺术效果。

  张星的成功,其实就是全新的现代意识与传统民俗观念在民间文化传承方式上的成功,是地域性与民族性在一种自然状态中的契合与回归,更是愉悦走向精神之后多彩生活在品位意识中的亲临与升华。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如何处理好民间艺术的精神价值?如何保证产品的销路?是他头脑中一直萦绕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心里清楚,只有制作出一批可传世、堪为艺术精品的社火脸谱,才能保证产品在民众心目中长盛不衰的地位,才能确保产品在传承过程中不变味。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