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新闻眼

记忆申遗与文化坚守同样可贵

时间:2013年09月28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戎章榕

  日前,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西藏元代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侨批档案为例,虽然申遗工作只历时三年,但从民间保护上升到政府层面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申遗成功固然可喜,更可贵的是文化坚守。

  世界记忆工程是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是世界遗产目录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关注文献记录。记忆遗产反映了语言、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世界的记忆。正因为这种记忆的脆弱性,每天都有仅存的重要记忆在消失。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又增加了记忆遗产,旨在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让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献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传播。

  人的记忆靠的是增强记忆力来维持,国家的记忆则赖于文字文献、口头讲述和建筑器物来传递,因此,尊重文献遗产,重视档案建设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考量。没有文脉延续的社会,就会缺乏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源泉。留住文化记忆,需要更多民间团体、社会志愿者广泛地参与,需要文化上的自觉,才不致于造成文脉的中断。

  人类是不能失去记忆的,否则,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向什么地方去。保护人类记忆,申报世界记忆工程仅仅是其中一种路径,而更主要的保护在日常,在长期不懈地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文化的坚守就没有记忆申遗的成功。

  日前有机会访问福建省的长汀、上杭,感到这两个县在客家文化的传承、客家历史遗存的保护上颇有建树,将“海峡客家”的品牌做出了成效、做出了影响。长汀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持续举办了18年,上杭收集整理客家族谱坚持了20年。十几年只做一件事——对文化的坚守,这种力量源于信仰。公祭客家母亲河前两年已改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杭客家族谱馆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这些年已有台湾李、丘、张、江、吴、黄、游、饶、锺、熊、罗、魏、练等十几个客家姓氏宗亲七八千人次回闽西寻根谒祖。更难得的是,品牌建设正向遗产保护推进,拟将公祭客家母亲河活动申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客家族谱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族谱是记录一个家族的发展和历史、以特殊形式编撰而成的,与正史、地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独特的、其他史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客家族谱关乎客家人的认祖归宗,关乎海峡两岸的交流对接,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一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不仅是世界1.2亿客家人的集体记忆,还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

  有人曾说,“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尊重文献遗产,留住历史记忆,保存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需要。由是观之,我们应当为《西藏元代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再鼓一次掌,同时也应当向那些默默坚守文化遗产的人们致以崇敬的目光。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