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画材成就“大”艺术——记二○一三中国首届国际画材周

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詹梦萍

  9月24日,北京国际画材中心人头攒动,一场由“小手拉大手”——艺术家牵手少年儿童共同倡导的艺术材料“革命”正在展开。由北京国际画材中心主办,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支持的北京首届国际画材周提出了“基础材料改变上层艺术”的口号,吹响了艺术界关注材料研究的号角。

 瓶颈:

  画材让中国艺术作品

  “走不出去”?

  虽然画材行业在中国发展已近百年,但是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良性的发展。除了马利等少数历史悠久的品牌注重画材品质,多数企业依然采取小作坊式走量的低端市场发展道路。作为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载体,画材对艺术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内不少优秀作品就曾吃过画材的“亏”。2012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中国被挑选拍卖的4幅高价值作品,却因为作品画材品质经鉴定难以超过十年,不具备绘画作品长期保存的耐久性,不满足国际收藏标准而被返还未能参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古典油画专业出身的画家范明正认为,每个艺术创作者都有不同的创作需求,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画材用料上。很多时候艺术家有了新颖的艺术创作想法需要通过某种新的材料实现,或者需要用耐久性强的画材实现作品的高价值收藏,需求如果无法直接传达给厂商,那么也就无法完成艺术作品最终的表达。“这种脱节对艺术家的创作、对画材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瓶颈。”

探索:

  行业乱象丛生

  画材节搭平台力挽狂澜

  据2011年统计,中国的画材生产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一。但是与此同时,画材行业却面临一个尴尬,画材行业多是出口代工,最大的出口量一年能做到近20亿,很多出口产品在国内却并不被消费者认可。“它出口能做那么大的量,为什么?因为国外也有低端市场,比如针对学生的没有收藏要求的消费市场。国内画材行业成本小、门槛低,画材市场参差不齐、乱象丛生,因此衍生出许多粗制滥造的低端画材用品。”上海马利画材副总经理徐文富解答了笔者的疑问。

  加之多年来由于整个艺术行业对画材知识的普及度不高,市场上品牌商的推广方式过于传统和保守,很难保证能准确地传达和宣传品牌,因此大众很难对画材有一个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最终导致整个画材行业出现了品牌与市场的脱节,导致消费者对画材更新换代信息的了解极其滞后,并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北京国际画材中心独辟蹊径,在艺术家、消费者和厂商之间搭建桥梁,让消费者有机会直面画材厂商。北京国际画材中心负责人陈彤告诉笔者,在画材行业,相关展会其实数不胜数,每年上海、北京、广州各举行一次大型展会,在国外,法兰克福、加利福尼亚每年也有大型展览。但展会类型和针对人群都比较相似,都是在展厅,针对经销商,并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北京国际画材周是唯一强调画材行业属性,直接推广至终端消费市场的大型活动,所以这次活动真正让品牌直面消费者,也是本届画材周一次创新的举动。

 延展:

  艺术第二课堂画材

  “大扫盲”

  北京国际画材中心作为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在为大学生提供艺术创作场所实现艺术实践梦想的同时,也承载着艺术教育的功能。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没有开设材料研究课程,很多学生乃至艺术家对不断更新的绘画材料、绘画方法并不能即时得到信息,对材料的知识不全面、不系统。

  “身边大部分同学其实更关注艺术创作本身,画材选择基本来源于师兄师姐推荐或者同学交流,没什么专业客观的渠道让我们真正了解。80%的人都是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放在阳台的作品褪色变色了,然后才想到去了解画材或者更换画材品牌。”中央美术学院学生金小尧跟笔者分享因为画材问题导致“惨烈”的学生画作现状。金小尧对画材材料颇有研究,平常也在关注画材,却苦于交流反馈渠道甚少,与画材品牌商面对面交流更觉得是天方夜谭。这次他早早就摸清了活动的日程安排,兴致满满地表达了对直面品牌厂商的期待。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