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中韩书法名家邀请展”在京举行

时间:2013年11月0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韩国驻华公使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诚坤在开幕式上讲话,刘向兵副校长、周文彰副院长、韩国书家代表团长崔玟烈在主席台就坐

  10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与韩国驻华文化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和韩国东方文化交流协会共同承办的“第8届中韩书法名家邀请展”在北京韩国驻华文化院落幕。

  韩国驻华公使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朱守道、丁谦、杨广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徐唯辛、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郑晓华、副书记别敏、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所长祝东平、副所长王鹏及中韩书法家代表、艺术学院师生、韩国留学生和媒体代表约200人参加了开幕式。金辰坤、刘向兵、郑晓华等畅谈了此次展览对于中韩文化交流的意义。

韩国文化院会场座无虚席

  金辰坤表示,作为主办方之一,非常荣幸的能够举办这样的展览,为已经取得连续八届这样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在中韩两国漫长的历史交往过程中,文化交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两国人民对书法艺术的共同爱好,更是成为千百年来连结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书法是东方艺术的典型样式。在古代,中韩两国书法家,都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创造了各自丰富的书法艺术历史。近代以来,韩国书家除了继续传统的汉字书法,又结合韩文,创造了韩文书法。不管汉字书法,还是韩文书法,它们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都是亚洲的、东方的,既是中国的,也是韩国的。因此,中韩书法家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对弘扬东亚文化与艺术,促进东亚艺术和审美文化,更多进入世界文化视野,为全世界更多的观众所共享,非常有意义。

刘向兵副校长与韩国公使金辰坤、韩方策展人文功烈亲切交谈

  刘向兵说,自1992年韩中建交以来,两国已经结成了无法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而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于今年6月份的访华行程,更是推动了韩中双方的交流互动。众所周知,朴槿惠总统对于中国怀有特别的感情,非常关注中国;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对中国文学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到来,将促进二十余年来两国的文化交流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次邀请展,两国的艺术家定会通过各自的方式去探索汉字的演变规律,摸索汉字的书写方式,讨论这一东方古老的艺术在当下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使其在新的环境、新的时代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与旺盛的生命力。

中方策展人郑晓华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

  郑晓华指出,书法艺术是中韩两国人民共同喜爱的艺术。在历史上,两国书法家翰墨往来,交流不断,结下了深厚友谊。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深层的文化情感,构成了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特殊的胶合力,使我们两国人民交流来往时,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几乎没有隔阂。这是历史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情缘。近代世界文化的交流,总体趋势是西方文化传播全球,东方文化固守东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东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东亚地区在世界经济文化格局中会越来越显得重要。经济科技的成就一定会带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东方文化在世界当代文化的格局中,地位会愈来愈上升、突显。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艺术样式——素描、水彩、油画、版画等等,经过一百多年的近代化过程,现在已经完全“全球化”,成为人类艺术通行样式。东方的水墨画、书法还停留在“地域性艺术”阶段,没有上升到全球“通行艺术样式”。是否东方水墨、书法不具有“世界通行艺术”的资质呢?我想,美应该是超越民族、语言、国界的。东方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及其在宣纸上演绎出来的笔情墨韵,对欧美民族应该同样具有吸引力。关键是要多交流、展示、阐述,使国际异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西方朋友能认知、欣赏。所以中韩两国艺术家,加强在传统艺术领域的合作,加大东方本土艺术在国际间的传播,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汇聚了中韩老中青书法家新近创作的近百幅精品力作,楷、行、篆、隶、草诸体皆备。中国方面参加展览的书坛前辈和名家有沈鹏、张海、邵秉仁、申万胜、苏士澍、胡抗美、吴东民、李刚田、刘洪彪、刘恒、王学岭、张继等,韩国书家有杨镇尼、崔玟烈、金荣基、宣柱善等,可以说是名家荟萃,美不胜收。

  中韩书法名家邀请展自2006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韩国驻华文化院联合主办展览的目的,在于构建中韩书法高层学术平台,为两国老中青三代书法家互相交流学习、发展友谊搭建桥梁,延续中韩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历史文化血脉,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东方艺术的世界传播。

  展览开幕会后中韩两国书家举行的笔会活动,由韩国驻华公使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首先开笔,到场嘉宾现场挥毫把交流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编辑:高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