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忠:五味杂陈的演员之路

时间:2013年11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黄志忠在电视剧《皮五传奇》中饰演小人物皮五

  在《皮五传奇》里,黄志忠以光头形象出现,更颠覆的,是他饰演的角色皮五,由明朝的一个小混混,最终成长为一个平民英雄。角色有命运感,正是黄志忠选剧本时的一个标准。但无论如何,日前在山东卫视播出的《皮五传奇》,还是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黄志忠,荧屏硬汉变成明朝小人物,演的还是喜剧。

  >>剃了光头,一下子找到人物的劲儿了

  过去的多数角色都是穿军装,给人感觉是板正和严肃,饰演皮五,黄志忠也是想让自己释放一下,因为“角色气质不同,你的表达方式就不同”,而且,编剧邹静之塑造的这个人物,在他看来很有魅力。皮五的故事用现在流行的词说就是“吊丝逆袭”,黄志忠说,他不太知道这种新词,但他用了另外一个新词“正能量”概括这部戏:“就是一个富二代的成长过程,被坏人引诱,沉迷赌博败光家产,又遭遇官府的不公平,于是叛逆,变成横行乡里的痞子,孝姑、倪四这些亲人朋友后来出现,给予他爱,于是开始自我反省,最终变成了好人。”

  《皮五传奇》开拍前,皮五这个人物的造型和现在不同,当时是戴头套,黄志忠试了好多,都觉得跟他心里所想的人物对不上,开拍了还找不到感觉。于是中途他们停了几天,后来他给导演打电话说,我干脆剃个光头试试吧,如果不行,再粘头套也还是能粘。于是皮五有了新的造型,光头,左侧额头上方画了个胎记。黄志忠觉得一下子就找到人物的劲儿了,再到拍摄场地里一走,觉得这个人物长自己身上了。

  相比正剧,喜剧的表达会更难。“拍严肃戏,我们更多是要演人物的情绪状态和逻辑状态,因为这样的戏,它对节奏和契合度要求不是那么严,根据每一条的不一样,可以重新打破这种节奏。比如我说到这句话,手边的杯子啪一下摔出去了,下一遍我再来,到这里这个动作可能就没有了,我会站起来。”黄志忠说。喜剧的难在于它需要准确,“对手之间的你来我往,要搭得非常准,我们之间的配合度、走位、对台词,要非常熟练后,才能上去拍”。所以拍之前就要反复对词,对得非常熟,包括配合机器走位等,这些训练必须要达到拍摄标准才行。

  这次拍喜剧,黄志忠觉得过的是另外一种瘾。“让情感在身体里流动,不由自主地被人物的情感带着走,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这是创作过程中特别过瘾的地方。”

  >>有时候会故意寻找那种“难”

  今年黄志忠刚拍完了两部戏,《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版《四十九日·祭》,以及谍战戏《我的绝密生涯》,角色又回到了以前的那种走内心戏的状态。他善于塑造这样的人物,“拧巴的,亦正亦邪的”。导演和制片方遇到这样的人物,就会来找他。“可能他们觉得我在驾驭这种类型时,有自己的味道和方式。因为你逃不开这身材料,你的身高、体型、模样,这身材料决定了你出什么样的成品。”

  但是这种驾轻就熟,对于黄志忠来说,虽然不累、省事儿,但不快乐,“这不是我走的路”。“我可以连续三四部戏都是演这种角色,但总有疲的时候,也远离了我创作的初衷。演员这个职业的创造性,就是把不同的人物形态都很好地阐释出来,这是快乐所在。”

  他很少拍现代戏。也有很多现代戏找过他,看了很多剧本,他还是觉得“跟自己心里的需求不是特别对味儿”,就没接。几年前,他拍过一部现代戏《家常菜》,后来这些剧本的人物,从主题价值观的表达,到人物情感色彩的丰富性,他觉得没有一个能超过《家常菜》里他饰演的刘洪昌。“超不过就罢了”,他选择不接拍,但也感慨演员这个职业的被动,期待能碰到好作品,但只能等。也有被他拒过的本子,“当时觉得这作品是什么啊,结果拍出来咣叽一下大火。”

  两年前播出的《亮剑之铁血军魂》,他演新版李云龙,剧本身没有拼过老版,他的表演也被认为相比李幼斌版的没有太大突破。他现在提起来这些依然有点五味杂陈。他放慢了语速笑称:“以后重拍这种事儿应该不会干了。”他当初不是没有预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人家前面的演得那么好,红遍大江南北,我干吗再演,疯了?”但新版的制作方追了他一年,剧情上也有新内容,他又喜欢李云龙这个人物,之前没演过这种形象,于是最终接下来了。“大家肯定会比较,我不怕比较,但是这种重拍剧,因为对人物建立的新鲜感不够,虽然花了很多的力气,还不如重新对一个人物的建立,从打地基开始来,这样更有意思。”

  什么样的剧本能够吸引黄志忠?“人物要有命运感,有起伏变化,丰满、有饱和度,不管是戏剧的张力,还是人物的色彩,都要丰富。”再就是他没有演过的,有尝试的冲动,“有时候会故意找那种‘难’,让你睡不着觉,咽不下饭,才能够琢磨出新东西来”。

  >>这是一个演员最好的十年

  今年夏天,黄志忠在上海拍《我的绝密生涯》,室内温度最高能达50多度,演员们还要备好三件套——呢子大衣、礼帽、手套。再加上表演投入,有一天,黄志忠就被送到医院了,“当时全身发麻,话都说不了了,医生说,不能干活了,再干会死人的”。他形容,演员就像运动员,遇到情绪非常激烈的戏时,一鸣枪就是全力冲刺,必须要立刻进入到那种状态里。

  “好的演员都会有分裂状态,跳进跳出的能力特别快,这边我们心平气和地聊着天,那边需要泪如雨下,到了就得能给出来,需要你短时间内,情绪达到极致。”黄志忠说,“这个可能年轻时我们做不到,需要你大量拍戏,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年龄越大感受越多,也没有必要顾忌什么,需要哪种情绪状态,马上就来。可能岁数大了,脆弱了、敏感了?不知道。但对很多东西的感受的确跟年轻时不一样了。”

  时间太紧了。这是他现在的强烈感受。拍两三部戏,一年就过去了,非常快。“我不是高产演员,一部戏前期准备两三个月,再有两三个月的拍摄期,一年大概拍两部半。”他说,“时间紧迫,所以把拍每部剧就当成一件事儿来干,每部作品都当做最后一个作品来拍,把命豁上,要不怎么会断腿、受伤?一喊预备开始,其他的就都忘了,瞬间进入人物状态。”

  他觉得自己正处于一个演员最好的年龄段,“从40岁到50岁,这十年是一个演员最好的时候,他的积累、阅历、对人生人性的解读,完全可以支撑他借助人物,把自己想说的拿出来”。如果过了50岁出头儿,可能就体力不支了,现在这个年纪,有时他也会觉得身体不如以前了,有些动作做不了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拍摄,到最后真就是靠一口气顶着,“每天就是‘哈’一声提上气,然后往片场走”。往年轻和老了演,他觉得自己现在都没问题:“往下走,可以演30岁左右的,往上走,依靠造型,演七八十的也没问题。”

  黄志忠明白,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一个好的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仁和《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这是他曾经达到的创作高度。“这样的戏三五年能出一部就不错了。演员这个职业,能留下来两三个被观众记得的经典人物形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他也追求宽度,“如果到70岁后还能够演,还有能力演,就很好了”。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