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文化遗产民间在行动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树芳斋匾额文化陈列馆中的藏品
大约在六年前,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站在有着“雕版之乡”美誉的四堡沉痛地发出了“谁救四堡”的呼声。这里,曾经是令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宋代雕版中心之一。
寻着冯先生的呼吁,借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之机,中国民协组织专家学者走进四堡所在地福建连城县。这次走进连城虽然仍旧没有体味到冯先生所期待的那种回溯时光隧道的美妙感觉,但如今连城县领导们以那种面向未来的精神殚精竭虑守护民间文化遗产,身体力行的勇气着实令人钦佩。而更为令人感动的是,在连城并非富甲天下的这样一个地方,竞涌动起民间抢救文化遗产的收藏热潮。
面对当年冯先生痛惜古老的雕版四散损毁流失,有的被用作做猪圈,有的被文物贩子掠走的惨状,连城有位巫中民先生倾其所财广为收罗,如今已自费建起了展示馆。还有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杨芳夫妇尽倾家财收集了逾千件历代匾额,并建起树芳斋匾额文化陈列馆,馆中最早的藏品有南宋的“状元及第”额,最晚的一块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扫盲冠军”匾,他们最初只是收藏连城及福建古村落中的牌匾,如今已面向全国征集,种类包含翰林书法名匾、圣旨匾、功名匾、教育匾、堂号匾、商号匾、祝寿匾、声望匾、贞节孝贤匾和执事牌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收。看着这些饱含着他们心血的蔚为壮观的匾额,不禁为他们含辛茹苦的收藏经历所震撼,浮想联翩感慨良多。
在国有博物馆和政府有关部门尚未把匾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纳入收藏和保护视野之时,而匾额这一可贵遗产又在无情的社会变迁和时光流传中面临消失、损毁、外流的绝境,此时来自民间的有识之士表现出了一种可贵的高度的文化自觉、自尊、自珍以及源自我们民族心灵深处的文化眼光和底蕴,他们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的脊梁吗?树芳斋匾额陈列馆的主人杨芳就是这样的人,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位贤惠温柔的女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也说不上是收藏家,她收集匾额完全是出于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敬畏之心。杨芳说:作为一种文字和文化的传承,匾额之中藏着历史文化的信息,其中饱含着传统的美德、人性道义,这些都是经典和永恒的。她给我讲述了每一块匾额所埋藏的历史记忆和故事,而我却听到了她收集每块匾额的传奇经历和动人故事。当她看到很多匾额在村里被作为踏板,作为晾晒板,抑或被文物贩子收走或被外国人买走时,她真的心疼了。于是,她辞掉了在国企单位收入颇丰的职位,立志倾尽家财收集匾额。目前她虽然已经负债数百万元,甚至连房子都抵押出去了,但是在一些富商出大价钱来购买时,却都被她回绝了。
她在坚守着一个近乎迂腐的规矩:“钱只出不进,匾额只进不出。”她只是一个受托于民族和时代的保管者而非所有者。其实这就是中华子孙的道德良心,一个文化人的情怀,也是收藏家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纯粹的收藏家。
中国文化自觉的根在民间,中国文化传承的希望也在民间。杨芳和连城的一批收藏家作为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不像那些糟践文化的官员,把文化作为GDP的增长点,也不像那些所谓的收藏家把遗产作为盈利的商品。在那些要把文化变为产业的人眼里,收藏的目的可能只有两个字,即“换”和“赚”。其实,一个稍有文化情感的人都会晓得,收藏的意义在于“赏”和“传”。赏即欣赏品味、鉴赏思考,从而滋养心灵;传即经过自己的手让祖先的遗赠流传下去。中国人的传承精神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世界上是唯一完美的记录。而这种完美在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中缺不了民间传承这条脉络。
我敢断言,树芳斋中这些由民间收集来的匾额都是匾额中的极品,是中国文化的精魂。在世纪风雨中她们曾经是这样脆弱,这样无依无靠,这么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稍不留意就会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在我们的记忆中化为乌有,可她们却历经沧桑十分完好地活到了今天。在这种奇迹面前,我们应当肃然起敬。
向镌刻在木版上文明典籍中的民间文化遗产致敬,向收集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民间文艺家致敬!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