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风永远没有好结果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制作人余大任谈台湾戏剧在大陆——
盲目跟风永远没有好结果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剧照
近两年的大陆舞台上,不断有来自台湾的表演艺术团体演出,这其中的果陀剧场虽然作品不多,却以独特的风格和多变的创意让人印象颇深,并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在2010年首登大陆舞台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更是凭借良好的口碑,在多个城市演出超过100场。2013年12月20日、21日晚,这部作品首次走进大陆校园,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的两位主人公是师生关系,和校园的感觉十分契合。这部作品已经在台湾的很多校园中演出过,这次我们把它带来大陆的高校,希望能与更多的学生观众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们相较于普通的观众而言,口味更高,眼光也更挑剔,因此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考验。”担任这部作品制作人的余大任如是说。
剧中,看似事业有成却迷失自我的记者米奇,与大学时的恩师——罹患“渐冻症”的莫里教授多年后重遇,并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围绕生死的对话。简约的舞台上,面朝观众的是一重木制镜框,环形走道突出框外,一直延伸到台口,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架钢琴始终贯穿,爱跳舞的莫里教授会随着不同的钢琴曲舞动出场;在“渐冻症”的折磨下,教授逐渐走向死亡,背景的投影中,那一棵枫树,也历经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别跟年老过不去,一棵树最美的时候是在落叶之前……”教授的话言犹在耳,因此最终虽叶落干枯,米奇却从中领悟生命轮回的深意,并重拾遗忘多年的“钢琴梦”。
“以前就在微博上看到好多人推荐这部作品,去年没抢到票,没想到这回不出校门就如愿以偿了。”一位在北大念书的观众跟记者分享她的观感说:“因为看过原著小说,本来想着这么沉重的故事肯定会特别煽情,或者搞得像‘心灵鸡汤’那样,让观众被灌输各种箴言,结果都没有。感觉上有点像在看一部纪录片,就是很平实地还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以是笑中带泪。”
果陀剧场的作品亮相大陆舞台的时间并不晚,2001年由蔡琴主演的《天使不夜城》就曾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巡演;2005年又推出了《跑路救天使》,但这之后的几年就一直没有什么动作,直到近年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身为上海百庭文化公司总经理的余大任在学生时代念的是戏剧专业,之后辗转影视领域。1999年,他从台湾来到大陆,与众多影视传媒机构进行合作,又再度回归戏剧,将果陀剧场的作品带到大陆舞台。
细分大陆市场
“大陆市场这么大,想要做好其中的学问太多了。”余大任说,“每一座城市的观众都有他们的特点,对戏剧的喜好不同,观演习惯也迥然各异,所以我们不着急铺开,先做几年市场调研再说。”详细分析过北京、上海、广州这3个大陆最为重要的演出市场,同时比较、观察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的情况,余大任制定出最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上海、放眼北京,再走向全国。
“就2010年前后的情况而言,上海的表演艺术发展空间最大。”在余大任看来,上海首先具备地理上的优势,虽然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差不多,但北京人的出行习惯是住在东边的不去西边,南边的不到北边,轨道交通也不如现在这样便捷,区域的分割使观众分流在所难免;而上海基本只分为浦东、浦西两大块,剧院一般是在浦西的几个区里,而沪上最主要的戏剧观众是白领,他们平日的工作、生活、娱乐也都集中在这个范围之内。其次,从2000年开始的十几年时间,上海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演出链条,包括剧场的建设、固定的国际院团巡演,甚至演出的衍生产品等等,都已相对成熟,走进剧院看演出已经成为他们固定的一项支出,这在其他城市还难以达到。
小兵立大功
选定上海作为进入大陆市场的根据地,第一部演什么又成为一个伤脑筋的难题。“仔细观察大陆的演出市场不难发现,从2005年开始,各个城市的小剧场作品大部分是喜剧,甚至为闹剧,上海那时也是舒压剧、惊悚剧盛行。那我们该怎么办?首先,要避免同质化,做喜剧的话非但不会有优势,还会输得很惨;其次,观众已经看了太多类似的作品,也到了需要换一换口味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为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视角?”基于这两点,余大任选择与果陀剧场合作,在上海演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它的风格跟当时流行的东西大相径庭,起初也有很多人劝余大任别冒这么大的风险。“观众已经习惯用好不好笑、热不热闹来衡量一出戏,这部作品却是侧重引发人们的思考,导演将西方的写实主义与中国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相结合,从头至尾都简约至极。在一片不看好的声音中,我们破釜沉舟。”结果演出大获成功,并在大陆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如今再回头总结经验,余大任说这是“小兵立大功”。“我在这个行业30年,最大的发现就是特别受观众欢迎、销售成绩惊人的作品,都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看好的,《泰囧》就是很好的例子。而那些有大明星助阵的大制作,反响平平也是常事。戏剧、影视作品和流行商品的销售有很相似的地方,谁能有大海捞针的能力抓到受众口味变化的第一个点,谁就能引领潮流,否则都是跟风。”
不求表面风光
同电影相比,看话剧的成本更高,而且受众范围也相对狭窄。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余大任认为,未来的10年,会是大陆表演艺术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以台湾的经验,电影业的繁荣会带动表演艺术。而随着大陆的市场渐趋成熟,观众对于台湾戏剧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这些作品让市场更为多元,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台湾戏剧不拼大手笔、大制作,往往以创意出奇制胜,也给大陆的戏剧人提供了不少思路。“百庭文化公司与果陀剧场是一种策略联盟的关系,我们希望搭建的是一个表演艺术的平台,把台湾优秀的表演艺术作品引进大陆,未来也会将大陆的表演项目推向海外。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影视作品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回收成本,表演艺术则是根据长尾理论,虽然短期内的利润没有那么大,但生命力很长。定价上我们尽可能做到亲民,不会动辄就上千元一张,然后靠赠票博得一个表面上的风光,我们凭借的是一轮又一轮自己掏钱买票来看戏的观众积累的好口碑。”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让主演金士杰获得了上海“壹戏剧大赏”最佳男主角提名,而余大任则获得了年度最佳制作人的提名。作品的成功让他有了将台湾戏剧推广到更多大陆城市的信心,却没有让他盲目乐观。“成功之前靠的是坚持,因为在这个行业,除了努力还要靠运气,两者缺一不可;同样的道理,一部剧的成功也不意味着永远成功,观众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只有经历过起起伏伏,摸爬滚打着过来,什么都学会、什么都看到,才可能等到真正的机会。说到底,还是《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莫里教授说的那句话‘一棵树最美的时候,是在落叶之前’,因为它已经经历了一切。”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