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新闻眼

中国艺术市场离收藏依然遥远

时间:2014年01月27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徐家玲

  在过去的2013年,关于艺术品收藏的话题有增无减,过去处于当代艺术边缘的水墨也堂而皇之地冠以“新水墨”,登上了越来越多当代艺术画廊和美术馆的厅堂。至少在媒体和市场的关注度上,“水墨热”的确改变了当前艺术生态的格局,但是中国的艺术并不会因此变得多好,因为它离市场机制和本土学术建构依然十分遥远。

  原来只关注当代艺术的画廊和经纪人开始关注水墨了,这造成了一种“水墨热”的假象,原来一部分运作当代艺术的资本进入到了运作水墨的领域,同时也吸引了新兴的外部资金介入。就目前来看,这些和收藏的关系不大,“新水墨”和当代艺术运作手段如出一辙,只是闲钱需要找到投资的对象,否则就意味着贬值。在房地产、固有能源投资倒退这一期间,艺术品成了热钱的新宠,但是艺术品,尤其是水墨作品,其投资收益模式完全和房产、固有能源投资是两回事。对于艺术,投资是一个看上去很光鲜的词汇,而实际操作只是倒画。

  目前来看,“水墨热”的投资行为基本等同于书画界的倒画模式,属于特殊的商品消费。一个画商为了盈利往往会买一个画家上百平方尺的作品甚至是全部垄断,这样一来更为贴切的形容是:画家成了商品的生产商,而画商是营销商。在这种模式之下,画商要求的是画家的产量,画家需要迎合画商的市场需求,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绘画,而这样一来,衡量一个画家的作品价格就自然形成了“按尺论价”,而非针对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来判定。当然,对于大部分缺少艺术价值的商品绘画、重复性绘画,也只能“按尺论价”,因为一个画家成百上千的作品差距也许是不大的。因此,应追问的是,这些作品究竟有多少艺术价值?没有多少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购买,还要去投资?

  迫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艺术品成为了热钱轮转需求的一环,我想,很多新钱融入艺术市场,并不是因为这些投资者真正认识了艺术的价值,而是他们需要投资,在其他投资领域已经投不动的前提下,为了高额的回报效益,只能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是,这些热钱一旦在预期没有收到投资者期待的高额回报,相信很快就会大量退出。

  艺术市场的发展畸形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畸形的一个缩影,整个社会的局面得不到根本改观,艺术生态也不可能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当然,靠倒画模式也无法建构一个长远而健康的艺术生态,也不可能对这个领域本身,对这个学科本身有什么建树。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在这种模式下只会沦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甚至有被资本提前消费的可能。

  2013年,我有机会经营一家画廊,开始真正意识到画廊的优势。

  做一家画廊,不是为了很快地将作品卖出去,在当前的市场状态下,这一点也无法做到。做画廊的优势在于,你可以寻求你认为最好的艺术家合作,可以通过展览以相对优惠的价格拿到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你可以收藏你认为最好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如果你是有学术目的性的收藏,就可以试着建构一个体系。这样的行为,只要坚持5年、10年,你再将画廊收藏的作品投放到市场之中,这些作品经过一年一年的反复沉淀和宣传、出版,由于在出版和学术梳理上做得出色,你会发现,一个艺术家的代表作与其普通作品的价格差距是巨大的。我想这是一种有建设性的投资和收藏,就像我们了解到特列恰科夫画廊,它几乎收藏了所有巡回画派画家的代表性作品,而这家画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798、在莫干山、在22院街,有几家画廊是能经营上10年的呢?

  艺术院校毕业生真正的优势和能力并不在经营上,由于专业背景的原因,他们的优势应该是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可以为画廊选择艺术家,去阐释他作品的价值,去协助画廊构建一个具有学术水准的收藏系统,但大部分的科班学生被当成经营者和服务生在使用。

  本土艺术品市场离收藏还为时尚远。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时下,中国的企业家连自己的家底都保不住,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查税,会不会被突然没收财产,将妻儿一干移民国外,又怎么可能安下心做一个“百年工程”去收藏艺术品。在一个拥有财富就变得岌岌可危的社会,无法沉淀财富,也无法沉淀文化。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