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戏剧> 资讯

想飞的孩子 想飞的北京儿艺

时间:2013年09月1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周慕云
0

想飞的孩子 想飞的北京儿艺

——北京儿艺《想飞的孩子》百场演出登陆北京世纪剧院

  2013年5月22日,《想飞的孩子》主创团队再赴北京市昌平区老峪沟中心小学,与孩子们共同启动“北京儿艺《想飞的孩子》中国梦传递之旅”。

  9月14日至15日,北京儿艺大型儿童现实主义舞台剧《想飞的孩子》将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剧院连续进行3场演出,届时该剧将迎来第一百场演出,北京儿艺将隆重举行百场演出纪念活动。10月13日,该剧还将代表北京赴山东日照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展演。目前该剧正在全力冲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两项大奖。

  改制近十年再创儿童剧力作

  《想飞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叫强子的男孩执着地追逐飞翔梦想,从而“点燃”了沉寂的村庄村民心中梦想的故事。创作者试图用真实的情感、饱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小观众,呵护每一颗怀有梦想的心灵。结尾处更饱含着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美好期盼,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该剧是北京儿艺2004年改制以来首部现实主义儿童剧,是改制近10年来的又一部儿童剧力作。 为完善和提高该剧的艺术品质,北京儿艺集结各方创作力量,深入基层创作采风,历时数月,投入重金,对《想飞的孩子》进行了二次艺术创作打磨。此次呈现的新版本,从内容、表演到制作均进行了升级,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心灵。内容上,剧本文学故事表述和人物逻辑关系梳理得更加清晰;表演上,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有质感、更富有魅力;制作上,剧中的音乐、视频、服装、道具均重新设计改良,更趋精致、唯美。此版演出舞台大屏幕背景视频也进行了重新设计,更加清晰化并赋予其语汇性,用云的不同状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剧情发展,呈现出绚烂魔幻的舞台效果,北京儿艺此次还投入重金自主设计制作了转台。

  三下基层挖掘艺术创作灵感

  为深入挖掘艺术创作灵感,打造精品力作,《想飞的孩子》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艺术创作采风,先后三次到剧中大鹏关原型所在地——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居住在村民家中,实地体验生活。虽然当地生活条件较为艰苦,饮食和住宿条件简陋,卫生状况较差,连基本的洗漱条件都不具备,但主创人员不畏艰辛,孜孜以求地进行艺术创作。

  艰苦的环境让主创人员更接近山区孩子梦想的精神实质,采风激发了主创人员的灵感,对提升这部剧的艺术品质起了关键作用。通过3次基层采风,主创人员找到了戏中人物原型及戏剧表现形式,构建了剧情结构和脉络,还将村民的语言、服装以及采风的感触融入戏中,让全剧充满了朴素的生活质感和真挚的人物情感。

  多次的基层采风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舞美设计师从900年前的古长城和村里的石墙、高音喇叭中获取了创意元素,传达出古老与现代文明交杂的感觉;演村长的演员同村长交流,捕捉他的口头语,演村妇的演员同村中各种性格的妇女聊家常,观察她们的语言和形体,北京儿艺的这种创作方式,让演员真正接了“地气”,捕捉到了真实的生活气息,对角色的塑造有了整体的把握。

  该剧导演王炳燃表示,向生活讨教这堂课不能丢,生活永远是艺术的老师。通过采风我们收获了基本的舞美创意、人物形象和戏剧逻辑,同时,对演员的表演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心理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舞台表演更加鲜活、生动。此外,如何更精准地体现北京郊区的典型特色,也是我们下乡采风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对各类方言、俚语、口头禅进行了重点挖掘,对人物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该剧演员表示,演员通常都会带着在创排和演出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目的性地去乡下观察和接触孩子们。比如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扮演冬瓜的演员会清晰地感觉到哪个孩子就是“冬瓜”,然后认真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融入到舞台表演中;再比如演员们会细致地观察孩子们吃冰棍的感觉、满地打滚的感觉,琢磨大人们坐在大街边聊天的感觉等。这些都让演员对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自2012年“六一”首演以来,该剧已先后在北京BTV大剧院、二十一世纪剧院、首都图书馆剧场进行了多轮演出,并深入北京基层远郊区县进行了周末场演出,足迹遍布昌平、房山、门头沟、顺义、大兴等地。目前,该剧还作为2013东城区“百场戏剧进基层——戏剧进校园”活动的重点演出剧目,深入到东城区数十所中小学进行巡演。8月3日至4日,还作为国家大剧院第六届“北京儿童戏剧季”参演剧目,登陆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观众反应热烈,体现了该剧较高的艺术品质。

  开辟儿童剧艺术创作新路

  2012年6月和2013年7月,北京儿艺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了《想飞的孩子》专家研讨会,邀请了黄维若、刘彦君、宋宝珍、汪丽娅、黎继德等戏剧专家,对该剧的艺术创作展开了深入研讨。专家的指导把原来的不自觉的表演形式变成一种理论指导,使该剧风格更统一,方向更明确。

  该剧二次艺术创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探讨如何把专家的理论指导运用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中去。主创人员从文学逻辑、人物性格、舞美设计等具体的细节层面入手,比如就国梁的人物性格该如何转变、村民们最终坚持把飞机做完的理由、使用转台对整个剧情的推动作用等都进行了多次的推敲和锤炼。

  戏剧专家黄维若指出,在探寻如何将儿童剧与现实主义戏剧的结合方面,该剧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探寻到一种儿童现实主义式的表演。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为我国儿童剧的创作带来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专家们表示,《想飞的孩子》在儿童剧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上有很大的突破,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该剧在儿童戏剧文学艺术上实现了四大创新:第一,突破了固有的创作理念,从传统的用成人观念、标准来说教转变到鼓励孩子去追逐梦想;第二,实现了从神话、童话等题材加游戏的格局到现实主义手法的转变;第三,探索出成人儿童化戏剧表演的新方式,舞台上的人物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展现出儿童的感情和逻辑,革新了儿童剧人物的塑造方式,为各年龄段观众所喜爱;第四,实现了儿童剧单一戏剧结构的突破,该剧将“梦想追求”与“情感弥合”两条动作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剧情的发展。

  导演王炳燃对于本剧的艺术特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想飞的孩子》除了承载父爱、助推梦想外,还有另一层深意——展现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实用主义是典型的当代中国生态,而浪漫主义则是一切人类美好事物的源头,比如飞天梦想本身就很浪漫,浪漫是人类性格最闪亮的光彩。剧中强子一次次想飞的举动,最终激发出被土地束缚的全村人残存的浪漫。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在激烈的冲突中走向统一,这一点也正是这出戏的‘戏核’所在。”

  《想飞的孩子》是北京儿艺创作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艺术总监吴玉中、导演王炳燃、主演王昭懿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严格要求成就了这部作品。它如同一架孩子梦想的发动机,鼓励孩子去追逐梦想,并让孩子的梦想照亮成人世界,引导家长去呵护孩子的梦想。

  北京儿艺就是一个想飞的孩子,想飞就是儿艺人心中的梦想,我们将用更多精品来感动更多的孩子和成人,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专家说戏:

  黄维若(著名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想飞的孩子》是一出极具艺术个性、有着非常好的文学色彩和舞台呈现的儿童剧。它突破了儿童剧所形成的童话加游戏的模式,创作者们用一种浪漫主义风俗喜剧的体裁,来表达儿童现实主义内容,为现实生活和儿童心灵世界诉求搭起了一座桥梁。

  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大多数儿童剧表现的都是如何按照成人社会的规范、格局来调整、修正儿童的梦想,让他们适应成年人的原则。但《想飞的孩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孩子的童趣、童心来引领成年人,让梦想得以放飞、得以成真,这不仅是一种戏剧模式的突破,更是创作观念上的突破。

  童道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这部作品一个很难得的突破,就在于它不只是强调与孩子的互动,更有与父母的互动。剧中的成人角色不再只是陪衬,他们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痛苦。儿童的梦想很可贵,大人们应该去爱护,这不是在给孩子们讲大道理,而是应该让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看完《想飞的孩子》,我热泪盈眶、感慨万千。以往的儿童剧总在两极上摇摆,要么是过度低幼化,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味在作品里表达你应该怎样怎样;要不然就是成人化,把本来由成人面对的问题丢给孩子。但这部作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人性的立场创作,是一部既根植现实又不乏浪漫与诗意的精彩之作。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