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带给书法无限生机
//www.buttkin.com     2008-11-04     作者:彭利铭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书法艺术,应该说是:开始创业艰难,但后来适逢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可谓道路平坦,发展迅猛,以致今日呈现出健康繁荣之态势。在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中国书法显现出光明的前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方面群众性书法团体、机构风起云涌;各种书法展览活动遍及祖国大江南北;高等书法教育如雨后春笋,更是把书法从普遍的大众艺术,重塑为一门高学位、高学术,理论与创作并行的具有现代审美理念和发展取向的艺术。

    这一时代潮流的开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书法脱离美术范畴并从美术家协会的分支部门独立成为一个与之有平等地位的专业机构,现在看来这一步是如此的重要。没有这一举措,书法肯定至今都走不出缺乏足够重视的自娱自乐的“小技”,至少还不知要依附在美术之下徘徊多少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以舒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书法前辈大家,不满足书法在美术范畴中的附属地位,在当时中宣部、文化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帮肋下,前辈们努力地把书法重新归位,名正而言顺地成为一门与美术、音乐、摄影等并肩齐进的独立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生命有了里程碑式的大转机,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分会的相继建立,成为与古代书法传承模式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态势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使中国书法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

    其次,现在看来那时的老中青队伍是如此的和谐,书法创作队伍很自然地形成了梯队组合,从舒同、林散之、费新我、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到欧阳中石、沈鹏、王学仲、孙其峰、李铎、刘江、夏湘平、林鹏、魏启后等,再到张海、尉天池、周慧珺、朱关田、林岫、段成桂、聂成文、何应辉及孙伯翔、熊伯齐、韩天衡、刘云泉、王澄、朱寿友等,当然还有很多前辈的名字与他们的成就我们也不能忘记,如:陈叔亮、董寿平、武中奇、陈大羽、秦蕚生、刘自椟、方去疾、谢冰岩、康殷、王遐举、柳倩、黄琦、谢瑞阶、陈天然以及英年早逝的刘炳森等,那时这些名字已很响亮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后起之秀。到如今,那时的青年一代早已成为我们现在的元老式领军人物,全国各地又都有一大批杰出代表活跃于书坛,他们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当代中青年精英。

    再次,建立完整的金字塔式教学体系,已成为当今培养书法人才的主要途径。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有在美术院校增设“书法专科”的愿望,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掀起的书法热,更推动了书法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发展。1978年,浙江美院经文化部批准招收书法研究生,由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教授和刘江、章祖安讲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招生5名,他们是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濂。此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届书法篆刻研究生,把中国书法教育又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随即,中央美院、首都师大等院校也陆续招收书法研究生。1993年底,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正式批准首都师范大学设立美术书法艺术教育方向博士点,欧阳中石先生为书法艺术教育博士生导师。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由欧阳中石先生主持招收了郑晓华、叶培贵、解小青三名书法教育博士生,从而诞生了我国第一批书法教育博士生。1996年文化部批准中国美院章祖安先生为书法博士生导师,招收了白砥、许洪流、郭鲁风(韩国)3名书法博士生。如今,我国大中专院校书法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至今已构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科学完整的金字塔式教育体系。

    纵观全国书坛,江苏、河南、浙江、辽宁等均可称之为书法创作大省,北京、安徽、山东、四川,以及部队等书法群体也是人材辈出,大家坚持传统、探索创新,初步实现了中国书法从实用型向艺术型的转换,使中国书法这一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走上了稳定发展的最佳时期。综上所述,回眸历史,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书法的发展可圈可点,充满着无限的生机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书法家生长在这个时代必将大有可为!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