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味至淡——影片《清水的故事》随感
//www.buttkin.com    2009-12-08    作者:章柏青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的影片“现代乡村三部曲”之一的《清水的故事》自11月在北京四大院线的9家影院同时上映以来,以其清新淳朴之风,受到业界专家、同行的广泛赞誉,成为进入院线为数不多的农村题材电影之一。《清水的故事》还在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上获得评委会编剧奖。为此,本报特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来评价这部低成本影片。——编者     

    有两句俗语,一叫“淡而无味”,一叫“大味至淡”。对电影而言,前者用来描绘引人打瞌睡的影片,后者用来形容淡得有味、有趣,令人掩卷深思的作品。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影片《清水的故事》显然属于后者。

    影片的主角是两个生活在辽西偏僻小村里的孩子,小男孩叫小三,女孩叫豆豆。影片一开始似乎有点漫不经心。镜头里小三在田野里与小白羊相依相伴。每当吃饭的时候,那位表情古板、冷漠的父亲就一声低喝:“到姑家去吃!”小三以哀怨的眼光盯了父亲一眼,嗵嗵地跑了。我们发现,小三家不见母亲,而小三却时不时说要去找妈妈。村路上传来一片人声,一架钢琴被抬进了一户农家,跟来的是穿着打扮颇显城市味却并不开心的豆豆。琴声响起,矮矮的围墙上,露出小三聪明、好奇的眼睛。豆豆快乐地笑了。村里的喇叭响了,提醒河沟里的水有毒不要去喝。小三时不时喊肚子疼,向茅房跑去。所有这些情节与细节似乎没有联系,但随着影片的行进却慢慢形成了一种张力,甚至是一种悬念,吸引着观众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清水的故事》中呈现的农村,初一看,那么宁静、安谧,一派平和的田园牧歌景象!及至影片结束,你终于感受到编导者的良苦用心。《清水的故事》实际上是一部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只不过,编导者的“现实主义”不着力于表面上的剑拔弩张,不去刻意追求矛盾的激烈,冲突的尖锐,更不简单化地喊口号,谈政策,提出或解决某个重大“问题”,以达到“思想深刻”的理性要求。编导者将一段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在银幕上,让大家透过这段生活,去思索其中的原由与成因。宁静的田园风光掩盖不住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村人的困顿与无奈,抵挡不了经济转型后引发的家庭震荡与爱情的裂变,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的变化。及至影片结尾,可爱的小三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失去活泼的生命时,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从内心体会到了底层百姓为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所付出的代价,体会到环境问题的紧迫、冷酷与尖锐,思索着应该去做点什么。《清水的故事》与某类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不同的是,它不着重揭示问题,而是着重于让大家感受问题,因而,影片略去了那些容易讨好观众的诸多情节(比如,小三母亲跟大款私奔的情节被一笔带过,小三之死甚至连一个镜头也未去表现)。力求从生活的深层表现现实,这样的作品,其主题、内涵是慢慢显现的,对人们内心的震撼力、冲击力实际上是在那些剑拔弩张的作品之上的。

    《清水的故事》同时是一部极有品位、经得住咀嚼的艺术影片。这不只是表现在它叙述故事的角度与方法上,更在于它的构思与对人物的处理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韵味。影片以两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两个孩子被写得多么可爱!他们的单纯、童趣、活泼与农村的美丽、灵秀,是谐调的,而他们的忧伤,对大人世界的疑惑、不满则是与周围环境不谐调的。看似清澈的泉水,却内蕴毒素,其含意让人痛楚。影片最感动我们的是两个孩子间的情感。这是两个被大人的世界所伤害的孩子,他们是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影片写感情,又不煽情,不去渲染伤感,相反却以诸多闲笔,包括极为生动的对话去抒写人物性格中的情趣。儿童如此,大人也一样。比如,小三姑姑这个人物,她对被媳妇抛弃的弟弟不断地骂骂咧咧,极其不愿、又极其负责地包揽他的大小事务。影片对人物不予褒贬,只求鲜活。而诸多生活的“毛边”并非可有可无,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传统的农村正在变化中。新与旧在交替,优点与缺点并存。看《清水的故事》,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绪始终笼罩着我们。影片的抒情性大于写实性,更大于故事性。影片提供的思索、品味不是单向度的、非此即彼的,诸多言而未言的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慢慢感悟。这正是影片艺术魅力之所在。

    《清水的故事》市场反应越来越好。这部影片的创作与发行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在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创作的路子应该宽一点,再宽一点。二是艺术影片的市场是需要培育的。这次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为发行这部艺术片倾注了全力。他们认为,优秀的艺术影片是能够培养观众的,新的更多的艺术影片观众市场的形成反过来也会促进艺术影片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此乃中国电影之幸,也是中国艺术影片之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