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开始播音。自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代又一代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开始回荡于中国辽阔的大地之上。作为新中国培养的较早的一批播音员之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浑厚洪亮的嗓音也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边疆哨卡。在从事播音工作近50年的时间里,方明在为观众献上众多精彩节目的同时,也见证了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历程。2010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迎来70华诞。记者日前就我国广播事业的历史、广播事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展等问题对方明进行了专访。
记者:从70年前延安窑洞里传递出民族希望和理想的响亮之声,到如今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走过不平凡的70年历程。您作为广播界的一名“老兵”,应该很有感触吧?
方明:回顾70年的历程既高兴又自豪。2010年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看望广大编辑记者和干部职工,我和葛兰、铁城作为广播界的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温家宝总理的到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播事业的重视。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立70周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前不久,我还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众多新老广播人一起回延安“寻根访祖”,回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经历,大家都很激动。我们在那里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等地,重温了“延安精神”。70年前,“延安精神”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红色电波声震长空,而今,70年过去了,广播人不能丢的,还是这种精神。什么是“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对于我们广播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播音工作,才能对得起前辈们创下的这份事业。我始终记得,1959年,广播大楼建成,周总理来视察,对当时刚播完音的齐越老师和潘捷老师说,广播大楼建成了,比起延安窑洞来,条件好多了,你们要用“延安精神”做好工作。多年来我一直秉持着这个理念。
记者:广播自产生时,就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广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方明: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现在,广播始终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广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了。广播具有服务功能,通过它老百姓既可以及时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情况,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它能够切实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广大听众的“良师益友”。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在广播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例如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小喇叭》,已经成为几代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了很多青少年,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起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记者: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您作为一位著名播音员也见证了不少历史时刻,承担了很多重大的新闻播报工作。有人说,“方明是用声音记录时代的人”。
方明:这句话说得有些过头了。我始终认为这不是个人所能做到的,是经过很多人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实现的。这是整个广播群体的成果,像齐越、夏青、林田、潘捷、费寄平、葛兰、王欢等都是这个群体的构成部分,而我只是广播事业长河里的一滴水。在这些年的播音工作中,我的确碰上了播报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机会,不过不单是我,其他的播音员也会承担一些重大新闻的播报工作。在我所承担的重大新闻报道工作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丧期间的播音,以及多次在国庆大典上的播音等。除此之外,我也担任过《新闻和报纸摘要》《阅读和欣赏》等栏目的播音工作。然而无论事件大小,每次播报之前,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背文章、查资料,脚踏实地、仔细谨慎地做好播报。现在我已经70岁了,虽然已经不在播音岗位上了,但仍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引导和培养年轻的广播人才。
记者:在如今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电视、网络等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广播的优势在哪里?
方明:我用3个小故事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第一个故事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过后,江泽民同志把我找去研究他在抗洪救灾表彰大会上将要发表的讲话。一见面,他就对我说,这次抗洪救灾广播发挥了很大作用。我说,是呀,大家都在大坝上,没有电,也没有电视和网络,只能依靠广播。一个小小的收音机使党中央和广大灾区群众以及抗洪将士紧密联系起来了。第二个故事是2008年开“两会”的时候,我见到了我们的老领导徐光春同志,他对我说,这次冰雪灾害咱们广播可起了大作用啊!的确,冰雪灾害发生后,电缆、电线被压断,没电、没信号,在这种时候,广播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没过多久,又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在地震发生后最初几天里,整个通讯联络都断了,还是要靠广播来沟通,当时中央向抗震第一线调拨了几十万部收音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广播的不可替代性,它是广大老百姓所离不开的。广播的力量绝不可轻视。
记者:虽说现代通讯业十分发达,但广播的地位却一点也没有动摇,并且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您怎么看待广播事业的未来与发展?
方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三网融合”工作。“三网融合”是对电视、广播、网络整个资源的整合,这为广播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通道问题。广播在今后就不仅仅只有声音,也可以有图像了。那个时候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就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所要比的就是节目的质量和多样性了。广播工作者能不能做出让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喜闻乐“听”的节目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节目要吸引人,让广大听众觉得离不开。归根结底,还是要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工作。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不发展广播事业的,哪怕美国这样的电视娱乐、互联网极为发达的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广播事业。毕竟相比较而言,广播的投入与产出还是比较划算的,它虽不需要很多的设备,但传播的力度非常大。展望未来,广播事业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