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天价”与“赝品”并存

时间:2011年12月29日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彭国华

漫画

  时值2011年即将收尾,收藏市场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繁荣”与“萧条”、“天价”与“赝品”等并存的现象,其中“乱”字成为年度的关键词。

  不管是陷入“十重门”危机的故宫,还是用数万元可以买到24亿元估价的专家鉴定,亦或是火爆的春拍与平淡的秋拍等等,乱象“渐欲迷人眼”。在一桩桩一件件的乱象事件中,如何加强监管成为市场投资者新一年最强烈的“呼声”。

尤伦斯

  【年度藏家】

  大鳄尤伦斯出货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拐点

  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与秋拍中,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是——比利时收藏家盖伊·尤伦斯(Guy Ulens),这个对于中国艺术发展具有重大贡献“收藏大鳄”由于连续“出货”而备受业界的关注。

  在今年2月底,尤伦斯夫妇宣布将把位于北京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管理权进行转让,并于4月3日通过香港苏富比拍卖其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此后寻机出售手中剩余的1000多件中国艺术品。一时间,有关尤伦斯“出货”、“中国当代艺术遭抛盘”的讨论甚嚣尘上。

  在春拍“尤伦斯”专场中,作品以高达4.3亿元港币的总成交额全数拍出,远超事先估计的1亿港元左右。而在秋拍中,拍品的成交率也高达94.3%,并录得1.32亿港元总成交额。

  有业内收藏评论家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一种类似击鼓传花的投机资本“炒作”,在艺术金融立法的遥遥无期,及中国艺术家批量生产、艺术日益平庸化情况下,当代艺术很难再看到上升走势。

  但也有观点认为,尤伦斯的出货既有市场因素,也有个人和机构的因素。藏家出于各种原因出售自己的藏品很正常,套现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这与“中国当代艺术遭抛盘”观点并无相当的关系。总体看,艺术品市场总体看好,虽然不会像以前那样飙升,但小幅反弹应该是可以期望的。

“金缕玉衣”

  【年度藏品】

  假金缕玉衣估值24亿

  鉴定泛滥亟待规范市场

  一套伪造的汉代“金缕玉衣”可能不值一文,但如果加上5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出具的评估报告,它的估价可能达到令人咋舌的24亿元——这即是目前古董鉴定中的乱象典型。

  一度位列“中国400富人榜”中第163名、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在2000年接手开发宣武区牛街东侧危房改造的“东华金座”项目。由于启动资金缺乏,谢根荣以“东华金座”房地产项目伪造555份房贷合同,从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的5家支行骗取贷款6.6亿余元。

  在被银行负责人发现个人按揭贷款系虚假个贷后,谢根荣带着负责人参观了他的“根荣陈列馆”,一件“金缕玉衣”,一件“银缕玉衣”,加上5位国内顶尖级文物鉴定专家签字的鉴定评估报告,“24亿元的估值”让银行继续为之前的6.6亿元借贷担保,而且还新获得5000万元贷款及4.5亿元银行承兑汇票。

  骗贷东窗事发后,“金缕玉衣”被证实为仿制品,谢根荣也被一审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古董鉴定的乱象才露出“冰山一角”。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事件反映出当前艺术品鉴定市场的混乱,市场长期处于“三无”状态:无法律管、无机构管、无人管,导致市场出现只要给鉴定费就开证明的情况,艺术品鉴定证书泛滥成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登录保存处处长嵇若昕表示,台北故宫绝对不会允许私下为民间文物做鉴定、估价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将从重处罚。

 故宫

  【年度机构】

  庭院深深深几许?

  “十重门”折射管理漏洞

  从今年5月起,故宫出现的各类“门”事件就没有消停过,“好心人”特意帮忙计算了一下,刚好“十重门”事件让无数围观者欲说还休。

  5月8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故宫斋宫举办的展览《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发生展品离奇失窃,从而被公众誉之为“失窃门”。在公安机关破案后,故宫博物院赠送锦旗时,却将“捍祖国强盛”的“捍”字写成“撼”字,一字之差酿成“错字门”。

  5月中旬,故宫建福宫疑被改建成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的“会所门”出现。7月,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测试时,发生了严重文物损坏铸成“哥窑门”。8月,故宫曝出近年连发4起珍贵文物人为损坏事件的“瞒报门”,以及几年前清宫旧藏木质屏风修复时被水浸泡的“屏风门”。

  之后,加上接连发生的“拍卖门”、“封口门”、“门票门”、“古籍门”,“十重门”让故宫在2011年赢得了“大团圆”,而事件的频频爆发也让人们对故宫内部管理机制有了新认识。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故宫的管理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对文物发生问题如何及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上报、公布,对于涉及的经营活动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特别是保证公开透明,都是今后整改的重要任务。

整顿文交所

  【年度事件】

  投钱容易还钱难

  艺术品份额交易陷入困局

  今年3月22日,深圳文交所以国内同类市场波动较大为由,对份额交易实施停牌,截至目前,停牌时间超过8个月。相关统计显示,如果按停牌前收盘价格计算,累计冻结资金已达2亿元。近日,数十名投资者希望深圳文交所退还资金,但至今无果。

  今年年初,“艺术品份额交易”一度在全国各地许多文化产权交易所中流行,一时风光无限。所谓“艺术品份额交易”,即是将艺术品“股票化”,按换算、估值进行等额拆分,然后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公开上市交易的方式。

  然而,大浪淘沙始见金。在国内60多家文交所中,由于多数上市品种未经权威机构评估,国务院一纸《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的下发,一些从事文化艺术品交易的文交所“原形毕露”:或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是由于涉嫌金融诈骗等。

  据了解,真正取得国家级认可的仅有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四五家交易所。目前,天津等少数几个文交所进行正常交易,但其今后上市产品如何退出也成为“难题”。而湖南文交所、陕西文交所一度因承诺二级市场交易时间无法兑现,分别于8月、11月起受理投资者退款申请。

  有关业内律师表示,文交所的停牌与无法复牌,虽然有一定的不可抗力因素,但文交所并不能因此免责。由于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可解除合同,退还资金、交还原物,并且需要责任主体赔偿损失、承担违约金。

  有投资者还表示,希望由政府主导对文交所份额交易的内幕交易嫌疑进行彻底清查,并对过程、结果和后续处理做出正式公告,毕竟,“艺术品投资也是投资”。

一夜情式

  收藏终吞苦果

  ○记者观察

  今年年初,绝大多数投资者以一种“稳中有升”的眼光来看待今年收藏市场,毕竟理由充足、外部环境配合:比如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接连出台新政打压炒房资金,导致出现更多的闲散资金,比如股市长期震荡让投资者不得不“挥泪斩仓”等等,在他们眼中,好的投资品几乎等于“硬通货”代名词。

  然而,时值一年之尾声,收藏市场并非如预期那么稳健:在红酒方面,今年下半年以来以拉菲为代表的佳酿价格开始出现20%左右的下滑,第四套人民币也下跌超过三成,而邮票、拍卖等市场行情也频频“降温”。这一切都如同分明的四个季节告诉投资者,有热就有冷。

  有评论家指出,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藏家,他们大抵左手买,右手出,“一夜情”式的收藏让他们明白“资本的动向,而非收藏的价值”。事实上,在开始出现资产泡沫化的年份,这样的评论尽管残酷,但一针见血。

  在“繁华”褪去,市场中的投机者也得以现出原形,“一夜情”式收藏如果适逢市场高位时买入,最终则需要吞下投机的“苦果”,在重塑价值体系之前,如何像房地产、股市一样考虑“过冬”,则是今后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