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产业文联>产业访谈

吕远:我早已是克拉玛依人

时间:2013年04月25日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作者:
0

  人物介绍 

  生于辽宁丹东。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先后在中国建政文工团和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任作曲。写有《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俺的海岛好》、《八月十五月儿明》和《泉水叮咚响》等抒情歌曲,以及《壮丽的婚礼》和《大青山凯歌》等歌剧。  

    吕远对民间比较熟悉,从东北到西北,从民歌到曲艺,广泛地汲取和汇融。他的旋律有动人的抒情性,富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到这里勒住马我瞭望过你……”这是音乐家吕远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歌曲《克拉玛依之歌》。很多人因为这首歌了解了克拉玛依,了解了新中国的石油工业。

  七一前夕,记者采访了年已82岁的吕远先生。吕老精神矍铄,鹤发童颜,谈起往事,颇多感慨。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戴着贫油落后的帽子。1956年,一个好消息传遍全国:新疆克拉玛依发现了大油田。

  那时,吕远在中央建政文工团创作组任创作员,很想为克拉玛依写一首歌。他不停地哼着“克拉玛依”,构思十分吃力,终因了解太少,感觉空洞,暂时放下创作。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吕远因某些言论不被理解,被认定为是右倾分子,不过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人员,被发配到兰州炼油厂劳动改造。1958年,他来到兰州,白天在建设工地“劳动改造”,晚上构思创作。那时的兰州炼油厂加工的就是克拉玛依开采的石油。他劳动的同时,也能断续听说一些克拉玛依的情况。随着了解增多,吕远觉得自己和克拉玛依的距离在逐渐缩小,一个清晰的克拉玛依出现在眼前,创作欲望开始涌动。

  在创作中,吕远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骑着马儿的游牧人,几度来到克拉玛依。这个地方只能令游牧人忧伤,“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大海,我只好转过脸向别处走去”。再次来到,游牧人发现这里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令人振奋,克拉玛依“你这样鲜艳,这样雄伟,这样美丽,油井像森林,红旗像鲜花”。歌曲通过游牧人的眼睛,唱出了克拉玛依令人激动的前后不同和今昔之变,抒发出创作者对石油战线取得伟大成绩的深深咏叹。

  一个周末的晚上,吕远觉得腹稿成熟了,弹着吉他,轻轻哼唱,《克拉玛依之歌》一气呵成。清风徐送,旋律绕梁。吕远舒了一口气,作品终于完成。作品完成后,他将作品交给建政文工团的歌唱演员吕文科和广播文工团的歌唱演员朱崇懋。吕文科成为演唱这首歌的第一人,歌曲迅即传遍全国。

  《克拉玛依之歌》将吕远与克拉玛依和石油战线紧紧连在一起。正像他自己在1998年一篇文章中写到的:40年前写《克拉玛依之歌》开始,我已不可改变地和克拉玛依焊接在了一起。我不由自主追随着她,热爱着她,并且从属于她。

  尽管《克拉玛依之歌》在文革期间被打为“毒草”而封唱,但石油人和克拉玛依没有忘记吕远。克拉玛依建市30周年时,吕远被邀请到克拉玛依。看到这座在戈壁滩上建起的美丽城市,他切身感受到了克拉玛依人为找石油而付出的万般艰辛。于是,他创作了反映现代克拉玛依新面貌的《克拉玛依新歌》。

  在克拉玛依建市40周年时,吕远再次被邀请到克拉玛依,又为克拉玛依人写下了《克拉玛依组歌》。1996年,吕远成为克拉玛依市第一位荣誉市民。

  2008年9月28日,克拉玛依市50周年市庆。吕远将自己珍藏50多年的《克拉玛依之歌》手稿,郑重交到克拉玛依市市长手中。

  正如吕远在《心里早已是春天》书中写到的那样:我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克拉玛依人。

  创作 

  一个周末的晚上,吕远觉得腹稿成熟了,弹着吉他,轻轻哼唱,《克拉玛依之歌》一气呵成。清风徐送,旋律绕梁。吕远舒了一口气,作品终于完成。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