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和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做好面向文联系统、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文艺信息服务,加快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步伐,不断提升文艺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文联组织的凝聚力、引导力,不断推进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创新发展,现就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众、服务文艺工作者、服务文艺繁荣,适应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建设网上文艺阵地,拓展网上服务领域,创新网上工作方式,扩大文联组织覆盖面,不断提升文联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文联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网上文联”系列工作平台,形成覆盖全国文联组织的网上服务体系;推进文艺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文艺信息资源,形成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开放性的文艺大数据平台和文艺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加快文联系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效融合的步伐,不断提升文艺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导向正确、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特色鲜明的现代文艺传播体系;加快完善文联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形成安全、有效的信息技术运行维护体系。

  (三)工作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做好文联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正确处理当前任务和远期目标的关系,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明确职能,分工协作。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建设任务,建立统一的文联工作信息化、文艺资源数字化建设管理标准和规范,整合信息数据、应用系统、基础设施等信息化建设资源,提升业务协同能力,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突出特色,分众服务。深入分析各艺术门类的特点和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分类信息产品开发应用,形成特色鲜明、受众多样的文艺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模式,有效提高服务各艺术门类发展和各受众群体需求的能力。

  创新机制,分类管理。不断创新完善信息化建设机制,加强内容、渠道、平台、技术、人才队伍的分类建设和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机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建设,借助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文联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优化和完善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协同办公平台开发应用,积极推进公文处理、资讯服务、视频会议、移动办公等工作业务应用,实现文联系统公文处理网络化,业务管理智能化,提高办公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深入开展业务信息公开、政策查询、数据查询、在线咨询、在线申报、会员管理、在线评奖、网上维权、网上展示、互动交流等功能开发应用,提高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与各团体会员的业务协同、信息交换、工作交流,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网上文联”建设,推动实现全国文联“一盘棋” 。

  (二)大力加强现代文艺传播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文艺传媒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做大做强中国文艺网,努力把中国文艺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管理现代的特大型文艺资讯综合平台,成为宣传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发布文联政务资讯和业务信息的重要窗口。通过文、图、音视频等形式,权威发布国家文艺政策,及时报道当前文艺动态,解析透视文化热点及现象,全面展示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和评论的优秀成果。加强各团体会员各单位面向各文艺领域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网站建设,统一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逐步整合组建“网上文联”网站集群,形成导向正确、信息丰富、影响广泛的文艺传媒阵地,为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消费提供全方位的文艺资讯服务。加快文联系统出版报刊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快速发展文艺数字出版业务,研发系列数字文艺产品,推进数字图书、数字报刊和网络视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文艺传媒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大力推进文艺资源数字化建设,努力提升文艺信息资源保护传承运用能力。实施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系统采集、整理、存储和再利用各类文艺资源,分类分步建设包含人才资源、艺术门类资源、多民族文艺资源、地域文艺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艺历史资源、文艺典籍资源、文艺创作理论评论资源等数据库。充分发挥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的平台优势,建立各团体会员、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文艺资源收集、传递、整理和使用的协同机制,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与生产要素,形成文艺资源集中存储管理与分类应用相结合的集群化分布格局,实现文艺资源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妥善处理发展公益性信息服务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关系,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强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文艺信息资源市场,鼓励创作、展演、出版等领域大力发展数字化产品和网络化服务,促进文艺信息资源消费性应用。

  (四)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内容平台建设,提升网上工作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依托中国文艺网(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网) ,积极推进具有文艺特点和文联特色的内容平台建设。建设半岛官方网页网络平台。深入宣传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文艺发展的优秀成果,大力宣传文艺界德艺双馨典型,提升网上正面宣传水平,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建设文艺创作推介网络平台。创新文艺作品传播和推广模式,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尤其是中青年创作者作品的数字化创作、传播、消费。建设文艺理论评论网络平台。推动建立文艺评论频道和高端电子学术刊物,打造专业性权威性网上文艺评论阵地,集聚中青年评论队伍,建立科学的文艺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文艺理论评论建设。建设文艺评奖网络平台。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文艺奖项评选中的作用,推动评奖模式创新发展,提升文艺评奖的公众参与度和公信力。建设会员服务交流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现代通信技术和社交网络技术,创新会员管理手段,交流工作信息,推广先进经验,实现网上联动和资源共享,推动实现全国文联“一盘棋” 。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努力建设集在线学习、移动阅读、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的干部教育培训和文艺人才网络研修平台,实现教育培训研修的网络化、自主化、个性化,有效服务各级干部和各类文艺人才的成长发展需求。建设文艺志愿服务网络平台。依托网络平台,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动态信息发布、志愿者招募管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组织管理和数据统计等在线服务,加强志愿服务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建设文艺维权服务网络平台。创新维权工作模式,提高文艺作品版权网络交易和保护能力,积极开展版权登记和认证、正版作品推介、反盗版信息追踪、信息咨询、投诉举报、普法宣传、案例剖析、在线维权服务等网上业务,依法保护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名誉权、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建设对外文艺传播与交流网络平台。创新中外文艺交流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文艺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华文艺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五)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联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存储备份、服务器、基础软件等基础资源建设,构建符合文联信息化工作实际的云计算环境,提高数据管理应用基础环境的集约化水平和服务能力。紧密跟踪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强与信息技术研发机构合作,开展在文艺资源数字化、文艺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攻关,提升信息化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文艺信息化需求,不断深化和完善文艺信息标准化研究与制定,有力促进文艺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共享和利用。加强文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信息传播手段内容的控制能力,增强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和防范能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水平。

  三、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在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党组领导下,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与规划协调;组织文联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的立项审批、经费预算;推进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信息化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厅,主要负责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文联信息化建设整体发展规划、实施计划的拟定、工作任务分工和项目的立项论证审核上报等工作;协调文联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统筹协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文艺资源中心承担文艺资源数据库的规划建设等重点业务,在基础设施支持、整合文艺资源、开展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基础作用。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文联机关各部室和各直属单位要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信息化工作部门和人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的有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文联信息化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社会合作模式,引导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文联信息化建设。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建立规范的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适应文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造就一支内容编辑、技术维护和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进一步引导文联干部职工树立网络思维、创新思维,努力成为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