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仅有505公里,能不能以它为题材拍摄一部电视剧?到四川考察之前,心里完全没数。但到了成都,之后又到了绵阳、乐山,特别是到了内江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505公里实在是太有得写了!”说起电视剧《一路向前》拍摄的缘起和过程,该剧导演习辛动情地说,“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一路被感动,一路被激励,当时就觉得,这事儿不干不行”。
三个月的时间,习辛和他的“铁军”团队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一路向前》的拍摄。不久前,这部致力于回顾成渝铁路修建史、讲述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开路先锋英雄事迹的电视剧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引起了广泛关注。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一路向前》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各方嘉宾围绕《一路向前》的播出成绩、社会反响、重大意义和艺术价值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呈现铁路开路先锋的英雄事迹是一件饱含使命感的事情”
《一路向前》由成都传媒集团及旗下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李健、练练、张粟等主演,聚焦于成渝铁路内江段,讲述了先锋连连长罗向前带领战士和民工修筑路基,抵御破坏,克服技术、条件难题,最终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动人故事。
“《一路向前》还原了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史诗性’历程,因此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的影视艺术不能缺席、缺位,以影像呈现新中国发展历程,是影视创作者不可或缺的使命。”说起《一路向前》的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认为,该剧以精致的艺术表达呈现成渝铁路的建成史,既“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又树立了精神“标杆”——“《一路向前》呈现了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开路先锋敢讲敢干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边学边干,于干中学、学中干的求真务实精神,也体现了新中国人民的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这和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向云驹说。
“在拍摄期间,为了稳定‘军心’,我曾经表态‘这部作品攸关国家记忆,我砸锅卖铁也要把它拍出来’。”回忆起《一路向前》艰难的拍摄历程,习辛坦言,自己也受到了先辈们“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感召:“72年前,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施工设备的条件下,13万军民肩扛手抬完成了505公里铁路的修建,他们靠的是为国为民的坚强信念;72年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先辈们的无畏和牺牲,我们唯有一路向前。”
与习辛一样,在剧中饰演罗向前的演员李健同样感受到了英雄精神的感召。“当年修路用了两年,我们拍修路用了三个月。不敢说当年修路的苦我们都经历过,但也算是见识过了,泥浆冰水、高山峡谷、打夯铺土、高温蒸煮、蚊虫搏斗,我们做到了苦大而情深。也更加认识到开路先锋们当年曾经遇到过怎样的艰辛。”谈起其所塑造的罗向前这一角色,李健表示,罗向前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热气腾腾的精神气象和真诚的家国情怀。从最开始想上战场却被喊回修路的委屈不甘,到攻坚克难专研修路难题的专注无畏,在一个个事件中,罗向前对个体命运的困惑与对坚定修路的执拗碰撞开来,让人印象深刻。“正是从罗向前这一小切口探入,人们回溯修路英雄们的历史壮举,感受到了这段恢弘历史的回声。”李健说。
“很多演员不愿意拍这样的戏,吃苦、费力、不讨好,而更愿意拍一些有新概念或者比较时尚的剧,光鲜亮丽,拍摄环境也舒服。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一路向前》这样的题材、故事和人值得表现,这样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也值得被更多的后来人了解、记住。”李健表示,自己愿意去拍这样的戏、做这样的演员,“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使命感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一路向前》播出后,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据统计,该剧首播当日收视率破2%,收视率峰值最高突破2.35%,多集播出成绩名列全国实时收视第一名。《光明日报》主任编辑牛梦笛认为,这反映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与年轻观众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隔阂。“近些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深受年轻观众欢迎,而且很多年轻观众都成了作品的‘自来水’。”牛梦笛表示,类似于《一路向前》这样的作品,为年轻人了解这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提供了窗口,也为年轻人凝聚了“一路向前”的精神追求。
以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提升作品感染力
“当我看到罗向前含泪演唱山东快书这一段情节时,也忍不住地流下了眼泪。”在《一路向前》中,有一个段落让《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尤其印象深刻——新年将至,罗向前组织工人们大联欢,大家踊跃上台表演节目。这时,罗向前接到了一通电话,得知跟他感情深厚、亲如兄弟的指导员吴强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罗向前伤心得痛不欲生。下一个节目是罗向前表演的山东快书,他强忍着心中悲痛走上台,快板突然掉在地上,那是吴强去朝鲜战场前送给他的。罗向前睹物思人,心里百感交集,含着眼泪唱了一段“武松打虎”……
“在《一路向前》中,这样感人至深的场景还有很多,我们能够感觉到,创作者在人物情感的打磨上精雕细琢,着力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整个剧集有了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康伟表示,《一路向前》利用丰富的艺术手段,构建了一条形象长廊,生动立体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关系,特别是罗向前和吴强关系的塑造,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功力。
“一部筑路史其实就是人物成长史——罗向前从最初只想上战场冲锋陷阵,到后期意识产生转变,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修铁路之中,他的整个思想觉悟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他在修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牛梦笛同样认可《一路向前》在人物塑造方面所体现的“深厚功力”,她认为,剧中人物心理状态转变的设定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它不仅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因其符合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真实心理状态、贴近生活,而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增强剧作的感染力。
除了人物形象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出彩表现,《一路向前》所体现的文化自觉也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这部剧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个地方都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来创作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剧目。培植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高扬各地的创作优势和创作传统,通过艺术作品将地方文化传播出去,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一路向前》正是“用别的地区难以取代的文化资源”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