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作家的成长创造更有利条件
——访北京作协主席李洱
作者:宁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日前落幕的北京作协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李洱当选为北京作协主席。在多年的创作中,李洱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出版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中短篇小说集《导师死了》《现场》等,展现了中国几十年来的巨变。在他当选北京作协主席之际,笔者对李洱进行了专访。

  李洱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刻思考的作家。他坦言,风格的形成对写作者来说,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他开始学习写作,是在上海华东师大读书的时候,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华东师大中文系有写作的传统,涌现过不少作家。耳濡目染,很多人都开始写作,不过坚持下来的很少。李洱当时与格非交往较多,他比李洱高两届,李洱早年的习作他都看过,并做过指点。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他写了13年,被称为“当代版《围城》”。为什么会写13年?李洱表示,一是说明自己比较笨,二是说明自己比较认真,说明不了别的问题。因为写作难度很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多次想过放弃,后来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觉得它可以表达自己对文化传统和现实的看法。《围城》当然是名作,但李洱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把它和《围城》进行比较的意思。很多人问过他这个话题。如果一定要比较,李洱表示,两者处理的问题很不一样。

  哪些作家对李洱产生过重要影响?李洱表示,自己读书比较杂。少年时代,他读雨果很受感动,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后来,他受加缪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过博尔赫斯、海明威、索尔·贝娄的影响。中国作家中,格非对他有过具体的指导。现在,他开始重新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不过,现在李洱阅读中外小说的比例已经比较小了,读得比较多的是社会学、哲学、历史方面的书。

  李洱曾是他一部小说《中原》主人公的名字。一家刊物来信说要采用,他就把底稿扔了。但那部小说后来并没有发表出来,原稿也没有退还。那部小说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后来他经常想起那部小说,就用主人公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当然,之所以对这个名字有感觉,还是因为他从小生活在水边,做梦都能听见水声。它名叫沁水,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沁园春”这个词牌名,就跟这条河有关。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已先后被译成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韩语、英语、捷克语、西班牙语在国外出版。另一部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也出了德文版、英文版、罗马尼亚文版。李洱说,中国文学本来就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交流从未停歇。正是这种深刻的交流,有力地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这些年来,中国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走出了国门,这有助于海外了解中国,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事实上,这正是文学存在的理由之一。同时,海外同行和读者的反馈也有助于中国作家了解自身、丰富自身。北京作家与海外的交流,有着很好的传统,而且随着这种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北京作家在海外的接受度和影响力正不断上升。根据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文联的部署,北京作协在未来的5年,将会进一步推进这种交流,将更多好作品介绍到海外。

  李洱曾经表示,作家都是培养出来的。当选为北京作协主席后,对于促进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打算?李洱回答,培养作家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条是通过自己的阅读,自己在暗中摸索,暗中接受写作教育,把自己培养成了作家;一条是在自己摸索的基础上,再通过接受写作训练,然后成为作家。现在,海内外高校的创意写作教学之所以风起云涌,就是这个原因。事实上,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新时代文学的发展,与中国作协以及各地作协有组织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关系甚巨。北京作协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持续多年,成效显著。显然,在北京市文联和北京作协的计划中,这方面的工作将会继续推进,为青年作家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