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
史、思、诗浇筑的电视剧高峰之作
栏目:视线
作者:徐粤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问苍茫》海报

  电视剧《问苍茫》的播出引发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它的成功值得研究和讨论。《问苍茫》以32集的长度,通过聚焦大革命时期及前夕的历史风云,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在错综复杂、矛盾丛生的革命现实下不断向外求索、向内叩问的精神之路,在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的相互联系中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与前进方向,讴歌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伟人形象,把厚重的历史、深邃的思想与高妙的艺术熔为一炉、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高峰之作。

  “问苍茫”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所谓“问苍茫大地”,本是“上下求索”的意思,毛泽东出生的那个年代,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夹击下已经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使他们无力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国内形势动荡,人民痛苦不堪,内忧外患,再一次将这个民族抛入了痛苦的深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顺应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光明的前景。《问苍茫》通过史、思、诗融合呈现的方式,描写和反映了在这种新的斗争形势下,青年毛泽东如何发扬“问苍茫”的求索精神,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过程。

  从“史”的角度看,《问苍茫》对1921年至1927年的这段历史的叙述和描写,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电视剧以大革命运动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成长史为主要线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开始发展党员、成立党组织、发展工人运动,并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因地制宜发动广大农民投身革命,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等等,进行了丰富的演绎和深入的刻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和参与历史发展的主动性。电视剧把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作为叙事中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发的合作与共识、矛盾和冲突作为故事展开的脉络,忠实反映了大革命从兴起到失败的历史过程,以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中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包括革命的领导权、革命依靠的力量、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等。电视剧很好地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抓住这段历史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主题和本质,清晰勾勒了历史发展主流。

  除了历史大势的准确把握外,电视剧对历史细节的钩沉与还原填补了以往作品的空白。比如,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以往少为人知。电视剧在这方面下了更大功夫:在合作中与国民党里的左派、右派关系问题,共产党内部的左派、右派关系问题,合作过程中分分合合、枝枝蔓蔓,充斥着复杂矛盾的历史细节。此外,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到秋收起义前,这段历史也少有艺术表现,特别是对毛泽东个人活动的历史呈现中,这段历史也是稀缺的。许多观众通过电视剧学习了这段历史,而历史本身就是价值。由于历史大势准确把握与历史细节的生动还原,电视剧反映了正确的史实、史识和史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而言,凭此一点已可谓成功。

  从“思”的角度看,“问苍茫”就是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叩问,毛泽东发出三问:革命道路在哪里?我们该不该在革命道路中追求革命领导权?以及,最后他问出了“微斯人,吾谁与归”。毛泽东坚持“向大本大源处探讨”,通过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农民问题、分清敌友问题以及革命领导权问题等重大问题的探索和追问,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从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宏观把握到湖南农民运动的微观分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了由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青年毛泽东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教条的束缚,善于“用两条腿走路”,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概括、分析中打破教条的边界,在对形势的分析和比对中调试着自己的思路与方向,尤其是在同右倾机会主义思想作斗争的时候,条分缕析、针锋相对,既显示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也突出了他无人可及的斗争艺术与领导才能。运用艺术语言表达激烈的思想斗争是本剧的一大特点,其中的精彩程度不亚于现实的军事斗争。越是外部情势危急的时刻,观点的冲突、思想的碰撞、阵营的对立就越激烈,如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在共产国际的盲目指挥下,共产党内部就是否发动武装斗争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毛泽东发扬斗争精神,对这一形势进行了有理有据、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判,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起到了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电视剧通过高度理论性和极强逻辑性的台词脚本,还原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展现了“理论教科书”般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把中国革命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这是《问苍茫》得以成功的第二大因素。

  从“诗”的角度看,本剧在表现革命人物的艺术手法可圈可点,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表现毛泽东与杨开慧这对革命伉俪之间的情感,以及这种革命式家庭的日常生活。《问苍茫》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投射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日常细节表现崇高的革命情怀与精神品质。如毛泽东与杨开慧母子三人拍合照的一幕,一方面是不能拍照的组织纪律,一方面是家庭亲情,毛泽东同志恪守原则的同时也展现了铁汉柔情的一面,在毛岸英的呼唤下,他展现了丈夫和父亲的担当,决定陪他们拍照,关键时刻,杨开慧同志显示出了作为革命者的理解和包容,只是让毛泽东陪自己“站一站”,最后的照片依旧是母子三人,这个生活细节包含丰富内涵和意味,在观众体会温情脉脉同时,又感受其中余韵绵长。崇高精神的日常化表达,不是降低精神高度去表现伟人形象,而应是抓出内在精神的外在呈现,并进行典型化表达才是其中之义,《问苍茫》得其要者。

  意象化的场景设置和镜头运用是本剧值得称道的地方。毛泽东在得知汪精卫即将叛变时,回湖南组织革命武装进行坚决斗争,这时陈独秀一通电话让他回武汉。电视剧设置了毛泽东在瓢泼大雨中木然呆坐,任凭大雨湿透全身,自己认定的真理和行动遭到上级的反对和制止,革命即将遭受重大损失,毛泽东心中极度郁结、苦闷、无奈,这种心境通过这个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毛泽东与陈独秀、李大钊坐马车冲破暴风雪的场景,是对中国革命领导者接续奋斗的一种象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坐而论道的范畴,表现了宏观的历史走势和共同的革命目标。电视剧最后,陈独秀立足河畔,对毛泽东的一句对白“我累了,就不陪你走了,向前走吧,润之”,象征着在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前赴后继下,经过建党以来整整六年的探索与奋斗,苍茫大地之上,道路逐渐清晰,毛泽东也正式开启了探索革命道路的新历程。为特定的表达内容找到相匹配的艺术形式,史、思、诗浑然一体、高度统一是《问苍茫》得以成功独到之处。

  本剧除了对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外,其他人物依然精雕细刻。剧中有三四百个人物形象,对他们的塑造既符合历史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没有跳脱观众的已有认知,同时又有表演的鲜活、生动、质感,甚至还有新意别裁,如陈独秀、周恩来、瞿秋白、蒋先云等人物的塑造面目清晰、神采飞扬,让人印象深刻。反面人物也一样丰满立体,如蒋介石,电视剧紧紧抓住了他寡淡、缺少情趣的性格,又将杀伐决断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他永丰舰救孙中山、讨伐陈炯明、任黄埔军校校长、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一系列行为埋下了伏笔,一个没有执念、没有理想的投机主义者形象得以树立。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