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再会长江》剧照
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电影《再会长江》日前登陆中国和日本院线。影片以竹内亮的个人视角,寻着长江6300公里的流淌轨迹,从入海口上海溯流而上,一路观察体验,展现长江沿岸十年前后的自然、社会和人民生活变迁,见证中国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对于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言,长江无疑是绝佳的文化符号、叙事线索和叙事媒介。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伟大文明的诞生都与大河密切相关。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了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不了解长江,就无法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从世界屋脊发源,沿三级阶梯逐级而下,辽阔的长江水域滋润了大片华夏土地,孕育了多样的物种资源,诞生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地理景观、风土人情。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长江哺育了一半中国人,长江经济带贡献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这些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
《再会长江》中,竹内亮团队的“纪行式”拍摄将长江的代表性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进行了集锦式呈现,这些景观提供了影片的纪行坐标和叙事背景:从泸沽湖的静秀温婉、元谋土林的古朴沧桑、长江源头如毛细血管般的涓涓细流,到三峡大坝的雄伟磅礴、上海外滩和重庆朝天门码头的繁华现代……观众跟随竹内亮的个人体验视角,“云游式”感受了长江地理景观的富集多样,快速进入到导演带入的故事情境中。
竹内亮关于长江的纪实视听表达更侧重人文视野,并以“十年之约”的时间对比尺度展开。2011年,因为日本广播协会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这部长江题材纪录片,竹内亮与中国结缘。他在拍摄中,被中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吸引,由此产生了迁居中国的念头。十年来,他在中国娶妻生子,拍摄了大量中国题材纪实作品,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这场十年后竹内亮的长江之行,是一次重访之旅,他带着十年的情感和回忆重新踏上旅途。这种时空对比、今非昔比的叙事,让故事更有张力。这一对比叙事最典型的是藏族女孩茨姆,十年前那个从未踏出家乡、抱着小羊与游客合照谋生的少女,在摄制组的带领下去了大城市上海,遇见另一番天地,她立志要开一家自己的旅馆。十年后,当竹内亮旧地重游,故友相见,茨姆已成为事业有成的民宿老板娘,她依然眼光澄澈,且更加从容自信。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必须要通过人来展现。竹内亮“长江纪行”的基本策略是触景见人,重点关注环境中的个体生存。无论是懵懂少女成长为民宿主理人的茨姆,步入现代婚姻生活的摩梭女甄甄,见证长江流域十年江河巨变的运河船长江洪,以进嘎村乔迁到新月村的杨芹会一家,还是山城最后的“棒棒军”老蒋们、青藏高原平凡生活的热心牧民索南旦真……他们身上的变化是长江沿岸乃至中国发展变化的缩影,他们内化于心的乡土情结、生命意志则是这片山水赋予他们的永恒价值。竹内亮以切身体会,将这种外在变化和民族恒定性的品质敏锐捕捉,传递给观众。同时,团队的拍摄过程也被镜头收录,形成一条外在线索,穿插到不同阶段线路和故事中,调节了影片节奏,让创作体现出纪实的过程性和人情味。而创作者不时将镜头转向自我的“反身性”检视,也触及了创作观念以及伦理这一纪实本体性的元命题。
在美学上,《再会长江》具有日本纪行类纪录片的一般特征,同时又体现出竹内亮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善于将自身置入现场之中,在与人的互动中,进行一种“触发式”创作。竹内亮自己成为叙事展开的动力源,动因是好奇心和情感,促使他主动介入到被呈现的空间和人物对象中,不仅有视角介入,还有行动介入,最终在一种与人和环境的积极互动中碰撞出认知、情感。竹内亮的作品呈现出很强的个人化表达特征,也因此具有相当的主观性。但正如他所言,“纪录片为什么一定要是客观的?”正是这种个人色彩很强的“我在现场式”的具身参与,以及直接“撞击”后情感体会的自然流露,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和共情,成就了竹内亮纪录电影标志性的美学风格,呈现出一种亲切、通俗、流畅、建立在交往互动基础上的美。
日本导演与中国因长江而结缘的,不止有竹内亮。早在1980年,日本歌手佐田雅志来到中国,与中央电视台合拍《话说长江》(日本广播协会版名为《长江》),是继《丝绸之路》后第二部大型中日合拍纪录片,成为当时中日交流和友好的象征。佐田雅志被中国的广袤土地和长江沿岸的壮美景观、风土人情打动,不惜自筹资金,动用顶级制作,最终跨越13座城市、3200公里,耗费113万英尺胶片,花费28万亿日元,完成了这部大型系列片。这也让佐田雅志背上巨额债务,最终用他余生的30年还完。但他无疑留下了传世经典,作品在两国都曾风靡,《话说长江》在中国曾取得40%的收视率纪录,引发万人空巷,影片的片尾曲《长江之歌》传唱至今。作为纪录片,《长江》在日本120家电影院上映,未有先例。这部作品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让很多日本观众对中国建立起直观印象。
从20世纪80年代“长江”的跨国合拍,到2011年的《长江天地大纪行》,再到2024年的纪录电影《再会长江》。以纪录片形式观照长江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的作品成为中日媒体合作与人文交流的代表。中日两国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文化上都具有很深的渊源。两国拥有丰富的纪录片合作传播经验,在利用纪录片开展公共外交、推动跨文化沟通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在中日关系仍然复杂化的当下,需要更多像竹内亮这样的文化使者,用纪实影像为两国人民搭建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推动彼此了解认知,消解隔阂,互鉴文明。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