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智慧
——读《倏忽之间——当代美国作家科麦克·麦卡锡小说研究》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麦克·麦卡锡(Cormac Mc Carthy,1933年出生)于2023年6月13日辞世。麦卡锡是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剧作家,与福克纳相提并论,曾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代表作有《血色子午线》《路》《老无所依》等,其中,《老无所依》被科恩兄弟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了解麦卡锡,除了阅读他的小说以外,还可以参考张小平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倏忽之间——当代美国作家科麦克·麦卡锡小说研究》作为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在《倏忽之间》中,作者用混沌理论研究麦卡锡,这已不止于人性,显示了作者对宇宙和我们所生存星球的探索渴望和雄心。“宇宙苍茫,倏忽之间。”不确定性,蝴蝶效应,混沌中的奇异吸引子,要想理解本书作者对麦卡锡的研究,首先我们要清楚“混沌”、混沌理论和混沌学文学批评的这三个概念,理解后现代主义和它背后所指涉的时代和社会文化。关于这两方面,张小平曾发表过《“混沌”思维:美国文学研究的新思路》一文进行论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混沌理论已成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认知世界和宇宙的新的思维和文化的范式。张小平在书中还探讨了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混沌学,这使得混沌理论这一后现代主义科学焕发新的活力。
在《倏忽之间》的后记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对混沌学文学批评的“始作俑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特聘教授海勒(N.Katherine Hayles)的物理学背景望尘莫及,而《倏忽之间》也让我们看到文科专业背景的作者对自然科学诸学科理论的把握。在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6月举办的由海勒主讲的题为《人工智能的内心世界:物质性与表征的危机》的讲座中,这位从事文学、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学者已经前瞻性地讨论了当下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Open AI研发的GPT。
麦卡锡将混沌理论的重要原则编入他的小说结构与肌理中作为小说的叙事策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麦卡锡在个人生活中搬到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即美国混沌理论研究中心,并成为圣菲业余研究员,以此确证麦卡锡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采用混沌理论的重要原则和思想。
在麦卡锡小说的人物塑造方面,“在他们混沌的生命之旅中,随机总是捉弄着他们,使得他们的命运被卷入‘混沌’的运行轨迹中”。将混沌观念融入小说人物表征,使麦卡锡的小说有了动态性。命运与随机也成为麦卡锡小说中多次出现和谈论的话题。正是混沌理论所认为的,随机和意外事件或者因果巧合构成了人生的全部进程,尽管自由意志存在,但认为万事万物存在着联系的蝴蝶效应却在人类命运的混沌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倏忽之间》以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前两部《骏马》和《穿越》为例,讲述“混沌”的空间构型,即小说在叙事形式或结构上,采用镶嵌故事构成分形,与叙事内容相映射,形成混沌的整体性。研究还发现,在小说《穿越》中梦境作为一种镶嵌故事的叙事技巧,“梦幻的虚无与小说情节事件中的现实,构成了另一重映射,从而形成了小说文本多层次的自相似”。
此外,张小平还是一位新性灵诗人,《倏忽之间》也具有诗的品格。新性灵主义诗学以现代人的主体意识为根据,独抒性灵,“崇尚各随己性、以瞬间感悟照亮生命的诗学信念”(《新性灵主义诗选》,龚刚、李磊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新性灵主义诗学和混沌思维异途同归,都以随机和不确定性直击人的灵魂。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科麦克·麦卡锡小说研究”的出版成果,作者和麦卡锡不仅在思想上“自相似”,其作为研究者还构成对麦卡锡的“分形”。书中作者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混沌思想和西方混沌理论相融通,为当前时代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相关文化实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倏忽之间》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麦卡锡小说的理解,也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