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去马蹄香
——评《唐时明月——唐朝诗人故事》
栏目:书中艺
作者:张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唐诗则是王冠上的明珠。唐朝诗人这个群体,星光灿烂,炳煜千古。蒙古族作家马宝山广搜博览,浸淫其间,创作出53篇小小说,汇为《唐时明月——唐朝诗人故事》一书,以崭新的文本,呈现唐朝诗人的风采。

  唐朝诗人以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人所熟知,这无疑给创作带来难度,如何选材,取精用宏,避熟就生,制造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又能传递出诗人的神韵,是颇费思量的。通读全书,我很欣慰地看到,马宝山厚积而薄发,推陈出新,不负众望,多有斩获。

  彰显诗人的个性,无疑是作家最用力处。唐朝诗人的故事,在千余年的流传中,有演绎,有附会,诗人头上笼罩着光环,脸上戴着神秘的面纱,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典型化的过程。马宝山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并有着精彩的表现。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放达任性,大隐无踪,作家着力刻画他的隐者风度,结尾翻转,真人露相(《大隐》)苦吟诗人贾岛,安贫乐道,像杜甫一样“为人性僻耽佳句”,推敲斟酌,痴痴呆呆。马宝山还写出了他的另一性格侧面,即“冷”背后的“热”,他还是个热心肠。韩愈见他被褥单薄,就送他一套新的,他却转手送给了僧兄。“郊寒岛瘦”,齐名的孟郊、贾岛,都清高脱俗,“所交悉尘外之士”,他们不给名声不佳的财主写字,重名节,持操守,垂范于后世。(《诗书名节》)张旭也是如此,“他的字不给恶名劣行的人,不给献媚趋奉的人”。他义卖赈灾,开办粥棚,狂癫乖张而不失侠肝义胆。自己租住小巷陋室,他的管笔(经纪人)却坐拥深宅大院。小说最后一段发人深思,张旭流芳千古,“那个‘管笔’是谁?叫什么名字?没有人知道。”

  小说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马宝山特别注重作品的可读性、传奇性,他杂糅童话、传说、民间故事,有的借鉴《聊斋志异》花妖狐媚的浪漫传统,有的采撷梦境以幻化诗一般的虚实相生的境界。张乔心无旁骛,专心读书,“十年不窥园苦学”。如果只是拘谨地如实道来,那还停留在故事的段位,与小说尚有较大的距离。马宝山从蒲松龄那里得到启悟,虚构花仙子,“红袖添香夜读书”,故事顿然灵动起来。有放有收,以母亲做的梦适当地消解,亦真亦幻,扑朔迷离。张乔离家赴任,一夜之后,满园的花都不见了。结尾的神来之笔,圆融自洽。(《十年不窥园》)《晨读图》也写得一波三折,颇具匠心。画中哑鹊与家中哑儿构成一种比附性的对举,同时为下文埋下伏笔。顾非熊始而口哑,继而屡试不第,主人公命运多舛,牵动着读者的心。僧人两进顾府,两次为《晨读图》添笔,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家藏《晨读图》不知所踪,结尾神秘的一笔,为这个传奇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贺知章的字》层层设疑,悬念迭起。第一句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贺知章辞官遁入道门,是何缘由?85岁高龄出家,匪夷所思,又生一疑。宝珠换烧饼,三疑也。仙风道骨的老人不知去向,四疑也。不给好友卢藏用写字,五疑也。读来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历史题材创作,不拘长短,都对作家的文史修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唐时明月》里,文史知识如散金碎玉,吉光片羽,随处可见。顾非熊的名字有何来历?寓意为辅佐武王伐纣的太公望,寄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姜太公一类的非凡人物。稍作诠解,既有益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又见出其父顾况的学养。陆羽得名于卦辞,“鸿雁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姓陆、名羽、字鸿渐,均出此典。《围城》里的方鸿渐,也是取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之意。许多典故,自然而然地嵌入文本,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哺育青少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滋养。

  唐代诗人有着全面的艺术修养,能诗善画,诗佛王维就被苏东坡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马宝山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他的小说集的插图,就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笔。因此,他在小说里写到绘画,行家法眼,得心应手。《晨读图》以画名作标题,这幅画贯穿全篇,成为情节主体不可或缺的道具。作家用文字来描绘画面,活灵活现,生动传神,仿佛梅枝在颤悠,鹊翅在扑腾。这全得自于他在绘画上的造诣。

  写诗人,写出诗意,写出文气,方为熨帖。“捧着莲花灯进皇甫宅,做皇甫家子孙的皇甫冉,注定要用他华美的诗文去照亮大唐的锦绣山河了。”这样的散文诗一样的句子,密织而入以唐代诗人为主人公的小说,得其所哉。写诗人,当然不能不写到诗。唐诗讲究诗眼、名句,“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马宝山写钱起,聚焦于“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的高妙空灵,把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和他们“不一于汝,而二于物”的治学精神,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钱考功》)

  读马宝山的《唐时明月》,分明能感受到“说话人”的存在,那语速,那语调,慢声慢语,慢条斯理,推心置腹,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草圣”张旭》,一上来就交待,“张旭是个诗人”,显然,预设了读者的疑问,让读者感到更贴心。他下字稳当、妥帖、雅致,如,“每次香火钱都很厚”,这“厚”字就耐人寻味。说钱起老师的两句诗,“把整个诗点燃了”。“点燃”,极言警句的画龙点睛之功。写公孙大娘舞剑的一段文字,很见功力,可与老舍《断魂枪》里的描写相媲美。

  “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不知作者何人,传说为杜甫所作,因宋代画院招考定为考题,并有考生巧妙构思,以视觉画面传达“香”味,而广为人知。千百年来,人们用这句诗表达的喻义是,美好的事物,往往能够远播惠泽四方,并能够持续恒久流传。马宝山逡巡于唐诗的园囿,采花酿蜜,撰成唐代诗人系列小小说,为我们带来扑鼻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