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传媒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制作,王俊杰导演的八集大型人物纪录片《巴金》于2024年12月17日至20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特别呈现”时段播出后,引发观众热烈反响。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最新统计显示,在央视播出期间,该片累计触达1045.2万户家庭,收视率达0.204%且逐集攀升,最后一集较首集上涨24.1%,这反映了较强的口碑效应。
这部获得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大奖的纪录片,全方位地搜集、钩沉、发掘有关巴金的文献资料,为还原真实的巴金奠定了厚实的影像文献基础,具有高度的文献史料价值。该片展现出巴金的精神成长史,从多维度书写巴金真实立体的形象,反映知识分子对理想与良心的坚守。在近日举办的人物纪录片《巴金》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评价这部纪录片以大历史观重构巴金人生际遇和文学创作历程,着力发掘其中跨越于文学之上的更加雄阔而深厚的文化蕴涵,让世人读懂巴金、思考巴金。《巴金》的成功创作播出,为人物纪录片创作树立了良好典范。
如何真实还原巴金的生活状态,如何准确捕捉他的思想轨迹,如何让观众在影像中感受到巴金的精神魅力,这些问题是主创们在创作阶段就一直探索的。他们深知,只有深入挖掘巴金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展现他的精神风貌。在六年的时间里,他们除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还采访了巴金的亲人朋友,以及巴金的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挖掘巴金生命的细节和精神内核。真实客观地展示了巴金先生的儿时过往、求学经历、爱情婚姻、创作道路、人生轨迹,凸现其文学成就、人格高度、道德魅力、人性光辉、爱国情操,每一个侧面都独立成篇,却又在情感与思想上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多维的巴金形象。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闫少非评价这部纪录片把巴金先生“从文学巨匠还原为一个真实立体且具有人性温度的生命个体,拉近了巴金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
王俊杰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我相信巴金的追问依然具有穿透力,他的生命是“五四”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的思想是对自由与真理的永恒守望。他用生命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信念,真正的力量不来自于权力与荣誉,而来自于直面真实的勇气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巴金先生求真的精神体现在这部纪录片的方方面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巴金研究会副会长李存光认为,求真就要展示巴金既是一个平凡的人,又是一个有伟大心灵的人。他既是一个胸怀理想、不懈奋斗的战士,但同时他也有痛苦、有失落、有妥协、有缺陷。这部纪录片在突出巴金先生精神人格和理想追求以外,也没有忽略巴金先生其他方面。“展示一个真实、立体的巴金,所以大家看了以后觉得亲切。”李存光说。
摄制组历时六年,横跨四国,走访三十余城市,抢救性留下了巴金晚年资料、采访视频、珍贵的巴金先生手稿、早期版本的作品集,到巴金先生留学的法国、日本实地探访等等,这些宝贵的资料与精心拍摄的场景相互交织融合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巴金先生的世界之中。中国视协副主席、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范宗钗评价这部纪录片具有高度的文献史料价值,不仅使观众全面了解了巴金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高度,更能深刻理解其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物变得厚重深刻,让纪录片超越了一般的人物传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王一川认为,该片视野雄阔,以大历史观重构巴金人生际遇和文学创作历程,着力发掘其中跨越于文化之上的更加雄阔而深厚的文化蕴含;在横跨20世纪和21世纪长时间历史视角下,重新审视巴金文学建树及其跨文学价值,重点探寻其晚期《随想录》等作品,体现出深谈巴金文学建树背后雄阔而复杂的社会历史语境原由的深厚洞察力。
该纪录片在时空构建、内容构建和文学性构建方面有成功的探索。《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谈到了这部纪录片让他印象深刻的影像结构方式,例如从失火的巴黎圣母院,到当年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一下一下敲在巴金的心上,仿佛在问他该怎么办,人生该到何处去;从“巴金星”到神舟飞船,在时空构建方面体现了极大的延展性和想象力;从巴金的珍贵影像到巴金作品改编的电影影像……从解说词的中西古今、人文关怀到影像纪实性中的诗性表达,文学性构建方面体现出了深刻和细腻。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评价这部纪录片时认为,从《家》《春》《秋》,到晚年的《随想录》,巴金完成了从文学家到思想家、到文化反思大家的成功转换。文学是使电视艺术作品获得文学性和美学品格的基础,年轻的电视艺术工作者要主动汲取文学思维的营养,把它转化为电视艺术创作的内在驱动力。纪录片《巴金》展现出巴金作为在各种思潮的撞击漩涡中成长过来的作家,所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该片的容量与深度显现了创作者本身的思想品位和美学品位,打开的思想启示力和精神美感极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