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2021“推优”,我们的书写

时间:2022年01月10日 来源:中国舞蹈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作者:
0

  2021已然过去,然而2021依旧值得铭记。

  2021,365天的记忆。

  如《世说新语·品藻》语,“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葆有个性,各自探索而不逾矩,2021年舞蹈评论一路走来,摇曳多姿却又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世界在变化,舞蹈在变化,中国舞蹈史的重新检视和再提问,中国舞剧的新气象和新理念、“非遗”传统舞蹈的新焦点和新思考……在中国舞蹈批评的字里行间一一再现、审视和解读,乃至仅仅是标出一个认真的注解。

  舞蹈评论,从来没有放弃过将理性视角介入当代舞蹈发展实践的历史书写,2021年,亦当如此,事实也确是如此。正如本次推优入选文章,不乏以个体性的方式观察历史,也不乏从当代性的角度介入历史,同时也有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重述历史,事关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实和我们的道路、梦想与未来等重大问题。

  2021,舞蹈评论,我们一直在书写。

  本年度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报名参评116篇(自荐、组织推荐),经过初评、终评,我们郑重地宣布:

  “2021中国舞蹈评论年度推优”优秀文章名单如下(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王玫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2021年“荷花奖”舞蹈比赛评审随想

刊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第6期

  新的编创如果与先前的现代舞不同,才有可能是现代舞,且可能是最好的现代舞。只是寻求现代舞的形式,是舍本逐末,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事实上连芝麻也没有,因为违背了现代舞的原理而难以成为真正的现代舞;相反,注重现代舞的独立思考,以其思考而诞生新的形式,这才是舍末逐本。因为其顺应了现代舞的原理而成就了新的现代舞。

  但是就新编创而言,摒弃见过的现代舞形式,以独立思考而创作新的形式很困难。因为前路就是无路。但是无路却有心路:其心路就是深谙现代舞背后的成因——独特的思考,以其独特的思考才可能创造独特的现代舞的形式。

 

叶笛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系系主任

创伤叙事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题材舞剧创作探析

刊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南京大屠杀”舞剧题材的大背景下,需要表现的“美”也必将剥离于形式主义、消费主义的美学范畴。单纯表面光鲜华美的外观,会让舞剧失去真正的美,因为那些优美的、精致的、整齐的舞蹈身体语言,包括动作语汇与链接动作,或者想要打造队形调度、服饰道具、舞台光色运用的“美的世界”,都会造成对于舞蹈本体的干扰,消解崇高美的内核精神。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舞剧需要的是给人以警醒,呐喊出整个中华民族的痛。这种“困难的美”使很多编导自觉不自觉的选取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中带有“大屠杀”符号的真实物质材料,形成“视觉装置”或“语音装置”与舞蹈身体语言相结合,跨越媒介、对话形象、唤醒生命,使整体大于部分之总和。

 

田湉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创作手记

刊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第1期

  这种实验性源自从“民族—国家”到“个人—经验”在艺术创作上的某种转向。上个世纪,孙颖先生从汉画像石砖中、从历史中创立了汉唐古典舞独特的语言形式;那么新世纪,我们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全新的舞蹈语汇呢。《俑》就一直在做这样的探索。尽管带来了艺术形式和方式改变,但并没有改变艺术创作者们作为中国人的担当,比如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等。不同的是,这里已经没有了对舞蹈在民族形态上的刻意追求,以及对某一中国舞蹈舞种的刻意归属;没有了大传统审美规约下的集合系统。也因为它指向了个人,才具备了更多观念的、审美的、形式的可能性。前辈们所追求语言模式大一统的意义,在于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而作为当下的青年艺术创作者,我们也无法脱离所处的时代真空,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也必然标记你所置身的时代的思维、精神、技艺等的各项水平。

 

  

刘春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

生命的征程与和解

——舞剧《到那时》凝视变迁中的人

刊于《舞蹈》2021年第3期

  “浪潮”舞队所构建的多重隐喻,关乎时代改变身体的关系演进,也意图在哲学上进行形式建构。时代变革的海浪比拟,时代民生的身体喻象,时间恒常的视觉动态,舞队是由舞蹈动态形成的生命之海,是相互支撑和信任的生命群体。“浪潮”舞队意在营造自省、内在的视觉景观,而非外在世界的再现。“浪潮”的舞段没有刻意介入叙事的延伸、外化角色内心,关联场景属性,行进,消逝;行进,变化,舞队打断连贯的叙事、与故事拉开距离,又能够随时由“浪潮”叠画到另一个时代的人们。舞队是旁观者,也是当事人,在情节上淡入淡出,在身份上又跳进跳出,从主体叙事结构中抽离出来,从历史的远景来凝视这场岁月的征程。

 

张素琴

上海戏剧学院《当代舞艺术研究(中英文)》杂志主编

主体叠合与权力转换: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身体政治

刊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国家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叠合,权力的转换和移交从未停止,身体的主体表达和诉求也从未停止。中国革命记忆成为“红色身体”的来源。在这个过程中,西学东渐的文化热潮和对旧文化的反抗,使身体一方面对传统进行革命和抛弃,另一方面在抛弃的同时建构和寻找理想的身体形态,并附着在《东方红》之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构”中。历史—— 当代,通过时间压缩与事件的结构性转化,将身体叠合其中。而彼时,苏联国内正在开展如火如茶的芭蕾改造。这和《东方红》的精神与身体诉求相互呼应,都在历史的叠合中表达对时间、空间、质量、情感的“强度”要求:呼喊式的语言和语气,高亢嘹亮的声线,握拳抗争的动作,反抗的跳跃和向上的空间,使身体在特定时期焕发一种无法隐藏的激情和征服一切的力量,身体早已超越外在形态。

 

曾婕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千磨万击还坚韧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个人舞团

刊于《舞蹈》2021年第4期

  在这一舞蹈演出市场总体情势不温不火的大背景下,这些由个人鲜明艺术创作风格所代言的个体舞团“纯粹由肢体表达舞蹈内涵”的倾向往往更加隐晦幽深,而其打破美与风格的形式认定则更加强调理念先行,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其在本就尚处于起步阶段演出市场面前的挑战:不仅要打破舞蹈内部的约定俗成和既定认识,更意味着要以挑战舞蹈观看的不舒适甚至底线,试图寻求并建立一种全新的舞蹈“体认”和观看生态,而这显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甚至其于当下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然而另一方面的悖论则是,由于没有了来自体制的避护和托底,从而也就意味着相比院团、院校,个人舞团更加需要赢得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支持才能维持生存既而再谈发展。

(编辑:高涵)
会员服务
Baidu
map